立法會十二題:提升香港國際機場的競爭力

以下是今日(十二月十三日)在立法會會議上姚柏良議員的提問和運輸及物流局局長林世雄的書面答覆:

問題:

行政長官在二○二三年《施政報告》中表示,政府會繼續提升香港國際機場的競爭力。然而,有航空業人士和旅客反映,使用機場的成本高昂窒礙航點與航班恢復,影響機場的競爭力。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是否知悉,目前機場向航空公司徵收的費用(包括着陸費、停泊費、機橋費和客運大樓費等)與世界各大國際機場如何比較;

(二)是否知悉,現時來往香港的全球航點數目、提供香港航班的航空公司數目和航班班次,與二○一九年的數據比較為何;

(三)會否進一步提供誘因,以鼓勵各航空公司復飛往來香港的航線;如會,詳情為何;如否,原因為何;

(四)是否知悉,就向航空旅客徵收的機場建設費、飛機乘客離境稅與旅客保安費,香港機場與鄰近機場(例如東京國際機場、新加坡樟宜機場和廣州白雲國際機場)的收費水平如何比較;及

(五)政府會否考慮,檢討飛機乘客離境稅的水平,以及要求香港機場管理局檢討機場向旅客所徵收的費用的水平,以降低旅客使用機場的成本;如會,詳情為何;如否,原因為何?

答覆:

主席:

就問題的五個部分,現綜合回覆如下:

香港國際機場是國際航空樞紐。此定位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和《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裏均得到確認。雖然疫情對香港的航空交通造成嚴重影響,但自二○二三年年初全面撤銷所有入境限制措施後,香港國際機場的航班數目及客運量一直穩步恢復。至二○二三年十一月,共有約120家航空公司營運航班來往香港國際機場和全球約180個目的地,航點數目恢復至約疫情前的80%。航空客運量則已恢復至約疫情前的65%,並預計於二○二四年年底前全面回復至疫情前水平,步伐與亞洲其他機場相若。

政府與香港機場管理局(機管局)一直合作推出不同的措施,以加快香港航空交通復蘇和加強香港國際機場的競爭力。其中,為進一步鼓勵航空公司復飛香港,重建和鞏固香港國際機場的國際航空網絡,機管局自二○二二年十二月起推出「着陸費回扣早鳥優惠計劃」,為各航空公司復飛香港提供財政誘因。

此外,機管局亦積極參與各大型國際論壇和會議,例如二○二三年二月在清邁舉行的 Routes Asia 2023、二○二三年三月在荷蘭舉行的Passenger Terminal EXPO 2023,以及於二○二三年十月在伊斯坦堡舉行的Routes World 2023,向航空公司推廣香港國際機場的服務。

同時,機管局會與個別有需要的航空公司商討,協助他們恢復在香港國際機場的航班服務。機管局亦向合資格的航空公司提供市場推廣基金,鼓勵業界在粵港澳大灣區(大灣區)開發新航點或促進多式聯運,以提升香港國際機場的連接。具體而言,機管局鼓勵航空公司在大灣區各口岸提供預辦登機服務,加強多式聯運以擴大服務範圍,提供更好的客戶服務。

至於機場收費方面,機管局一直根據市場化原則釐定機場收費水平。目前,一所國際獨立顧問公司每年均會就全球主要國際機場的收費進行調查。二○二二年的調查報告涵蓋全球56個主要國際機場,香港國際機場的整體機場收費排名屬中等水平,整體收費更普遍低於國際及亞洲多個樞紐機場,包括倫敦希斯路機場、東京成田國際機場和新加坡樟宜機場等。機管局會繼續密切留意市場發展,並就機場收費作定期檢討。另外,飛機乘客離境稅的水平自二○○四年起已一直維持在每名12歲或以上的乘客繳付120元,僅佔旅客整體旅費的極小部分。一如其他稅項,政府會持續檢視飛機乘客離境稅的水平。

2023年12月13日(星期三)
香港時間12時2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