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今日(十一月二十二日)在立法會會議上劉業強議員的提問和運輸及物流局局長林世雄的書面答覆:
問題:
「易通行」不停車繳費服務自本年五月起實施,並先後推展至三條過海隧道。駕駛者需要為車輛安裝繳費貼(即「車輛貼」或「車種貼」),以便系統偵測及在已預設的繳費户口扣除隧道費。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有否統計,自「易通行」實施至今,對於已安裝繳費貼的車輛,偵測系統成功及未能成功偵測有關繳費貼的百分比分別為何;
(二)鑑於有駕駛者反映,因偵測系統多次未能成功偵測車種貼而引致大量罰款,當局會否在偵測系統的運作完全可靠前制訂罰款上限,從而為駕駛者提供一定的保障;如會,詳情為何;如否,原因為何;
(三)鑑於據報,有駕駛者將車輛停泊在停車場時,被錯誤偵測到以「易通行」通過隧道而被收取隧道費,有否統計,自「易通行」實施至今,該等錯誤偵測的個案宗數為何;隧道費服務商處理了多少宗有關的投訴個案,以及有關的處理機制為何;及
(四)鑑於當局在「易通行」實施後縮減了三條過海隧道收費廣場的行車線數目,有意見指出,該安排令以往在收費廣場的塞車情況推至上游車道,政府有否檢視縮減行車線後,該三條過海隧道在繁忙時間的容車量及車流量有否導致上游車道擠塞(例如紅磡海底隧道的情況有否影響到康莊道、東九龍走廊及公主道等;東區海底隧道的情況有否影響到鯉魚門道、東區走廊、觀塘繞道及將軍澳道;及西區海底隧道的情況有否影響到干諾道西等);如有導致上游車道擠塞,詳情為何,以及當局有何改善措施?
答覆:
主席:
為推動「智慧出行」,政府收費隧道及青沙管制區於今年內陸續實施「易通行」不停車繳費服務,駕駛人士可以使用繳費貼遙距繳交隧道費,無須於收費亭停車或排隊付款,省時方便。相關系統透過安裝於隧道收費區內的設備,以無線射頻識別技術(RFID)偵測繳費貼,以及配合自動車牌識別系統讀取車牌號碼,進行遙距付費。運輸署及隧道費服務供應商一直密切監測系統的運作情況,並按需要為有關系統進行調整,以進一步改善「易通行」服務。
就劉業強議員的提問,經諮詢運輸署後,現答覆如下:
(一)經運輸署多番測試,「易通行」的相關系統能偵測超過99%按指引安裝的繳費貼。就有安裝繳費貼的車輛而言,偵測的準確性可能受不同因素所影響,例如駕駛人士是否按運輸署的指引正確安裝、是否受車輛內其他電子儀器如行車記錄儀或收音機天線的干擾等。
(二)截至十一月十四日,政府發出的車輛貼數目超過81萬張,佔全港已領牌的車輛超過99%,當中約92%的車輛已開立「易通行」戶口,而約73%的車輛已設立自動繳費方式。因此,大部分的車輛已可以即時自動繳費,如未有設立自動繳費方式,登記車主亦可在通過隧道後的14個工作天內以多種付款方式繳交隧道費。
早前有傳媒報道,指有個別登記車主/駕駛者收到附加費通知書。根據運輸署的調查發現,相關登記車主並未有設立自動繳費方式,同時未有及時為其戶口增值,以致戶口沒有足夠的餘額繳付隧道費。儘管「易通行」系統曾發出通知提醒該登記車主及時繳交隧道費,該登記車主亦未有及時處理,以致錯過在14個工作天內繳交隧道費的限期,而被追收附加費。
政府理解,部分登記車主在「易通行」實施初期或因未完全掌握服務安排及運作情況,而未有設定自動繳費方式或未有及時繳交隧道費。所以在「易通行」推出初期,運輸署會按個別的情況酌情處理相關的附加費,所涉及的附加費在合理情況下(例如:所涉的附加費是發生於登記車主開立「易通行」戶口之前,而登記車主隨後已開立戶口及設定自動繳費方式,或登記車主沒有留意到自動繳費不成功等)可獲得豁免。事實上,隨著「易通行」陸續在各政府收費隧道/管制區順利實施,現時駕駛者已逐漸習慣使用「易通行」繳付隧道費,而設定自動繳費方式的登記車主亦有所上升,相信日後欠繳隧道費的機會會較微。
運輸署已加強宣傳,透過「易通行」網站短片、電台、電視台、隧道廣播、可變訊息顯示屏、海報、單張、社交平台及報章雜誌等,提醒和指示登記車主盡早完成「易通行」三步曲:(1)安裝車輛貼、(2)開立「易通行」戶口及(3)設定自動繳費方式,以盡享「易通行」帶來的便利。有需要的駕駛者亦可前往四個客戶服務中心及四個服務點繳費,及設於在全港21個港鐵站的諮詢站,尋求適當的協助。有關「易通行」客戶服務詳情見附件。
至於有關制定罰款上限的建議,政府認為現時已有酌情處理徵收附加費的安排,能有效地推動登記車主熟習使用「易通行」服務,同時此安排可平衡登記車主需時適應的考量。
(三)在過去五個多月期間,與隧道費相關的投訴個案平均佔整體使用「易通行」的車流量約0.023%;及至今年十月,相關數字進一步下降至約0.016%(約每日70宗),主要涉及少部分未有安裝車輛貼的私家車,加上部分車輛所刻印在車牌的號碼未必足夠清晰而令自動車牌識別系統未能準確辨認,故此需要隧道費服務商進行人手辨認,而在人手辨認的過程中偶有出錯。在我們接獲與「易通行」相關的投訴中,未有發現有「易通行」用戶被停車場錯誤偵測繳費貼的情況。
在收到投訴後,運輸署會與隧道費服務商積極跟進。另外,隧道費服務商亦已開發專屬程式以提升系統辨識車牌號碼的能力。有關情況已有所改善。至於處理投訴時間,隧道費服務商一般能在10個工作天內回覆投訴,較為複雜的個案則會在21個工作天內完成調查並作出回覆。
(四)運輸署與相關部門就實施「易通行」而制定臨時及永久交通安排(包括敲定行車線數目)時,已綜合考慮每條收費隧道或管制區的道路環境、交通情況、公共運輸服務等因素,以確保行車暢順。
海底隧道(紅隧)和東區海底隧道(東隧)的行車容量受制於其管道南北方向各只有兩線行車道,平日繁忙時間的交通需求,已超越隧道的設計容車量,因此單靠實施「易通行」並不會大幅改善現時紅隧和東隧的擠塞情況。
根據觀察,紅隧在實施「易通行」後,早上及下午繁忙時間的車流量及各連接路的交通情況與實施前大致相若。現時於紅隧收費廣場的臨時交通安排,已盡量兼顧上游各連接路的交通情況及減少切線的需要,令收費廣場一帶的交通更有秩序。
東隧方面,在「易通行」實施後,經由觀塘繞道往香港島的駕駛人士無須切線以選擇快易通通道或人手收費通道,觀塘繞道在平日早上繁忙時間的車龍比實施「易通行」前平均縮短約700米。然而,由於收費廣場一帶正實施臨時交通安排以進行道路工程,現時將軍澳-藍田隧道往東隧的交通會略為受影響,有機會令平日早上最繁忙的一小時內出現車龍。我們預計當道路工程完成後,行車線將會拉直使行車更為暢順。
西區海底隧道(西隧)方面,干諾道西西行往西隧方向的行車情況在實施「易通行」後並沒有出現明顯改變。
運輸署會繼續留意各隧道在實施「易通行」及新的隧道收費方案後的交通情況,並在有需要時制訂合適的交通管理措施。我們亦會繼續密切監察「易通行」的運作,持續改善和調校系統並定期進行嚴謹的測試,以配合即將於十一月二十六日在大老山隧道實施「易通行」、三條過海隧道於十二月十七日實施「分時段收費」,以及在本年內於香港仔隧道實施「易通行」。
完
2023年11月22日(星期三)
香港時間11時4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