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運輸及物流局局長陳美寶今日(十月九日)在立法會會議上就《行政長官2025年施政報告》致謝議案辯論(第三節:鞏固香港國際中心地位(二):航運、航空、法律、便利交通出行和文化、體育、旅遊協同發展)的致辭全文:
主席:
感謝議員就運輸及物流政策所表達的意見。
加快交通基礎設施建設
運輸基建是驅動社會和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政府正全力有序推動和落實一系列鐵路、主要幹道和智慧綠色集體運輸系統項目。鐵路項目方面,正在施工的東涌線延線、小蠔灣站、屯門南延線、古洞站和洪水橋站進展理想,將在二○二七年起陸續完成。同時,剛剛在上星期動土的北環線項目,我們以創新思維將主線和支線合併推展,爭取在二○三四年或之前同步開通。我們亦正推進港深西部鐵路(洪水橋至前海)香港段的勘查及設計工作,並邀請相關承建商及營運商於今個月內提交意向書,目標是讓項目香港段可以於二○二七年招標。
智慧綠色集體運輸系統
政府會繼續發揮敢於破局的決心,果斷透過政策及科技「雙創新」為香港首次引入智慧綠色集體運輸系統。我們會透過公開招標方式甄選專營公司負責融資、設計、建造、營運和維修新系統,鼓勵本地、內地及海外的新投資者營運及參與,為公共交通服務帶來創新思維。其中,啟德智慧綠色集體運輸系統項目預計於今年十月招標,以期於明年內批出合約,並於二○三一年通車。
政府亦正計劃透過類似的系統和技術推展東九龍和洪水橋/厦村及元朗南新發展區的智慧綠色集體運輸系統項目,目標於二○二六年就這兩個項目各自的專營權招標。至於南港島線西段,我們亦積極採用類似智慧綠色集體運輸系統的技術作謀劃。
科技便利出行
在科技便利出行方面,我們會繼續推動業界在不同社區開展自動車測試與應用,以期邁向無人化、規模化,以至商業營運,亦希望推動業界借香港平台開拓海外,尤其是右軚市場。
政府會繼續以安全為首要原則,汲取經驗優化技術標準,並適時與業界共享研究結果,推進實現自動車跨區通行、促進與其他交通工具接駁,以及啓動「遙距操作自動駕駛車輛」的測試項目。
增加泊車位的措施
而在提供泊車位措施方面,多位議員都有表達關注和意見。政府一向的政策是會優先考慮及配合商用車輛的泊車需求,並在整體發展容許的情況下,提供適量的私家車泊位。政府一直持續積極推展一系列短期及中長期措施,採取多管齊下的策略,全方位增加泊車位,包括政策創新、善用科技,以及推動各方加強合作。未來,政府會推展新一輪泊車需求的研究,檢討相關泊車的政策和標準,並研究針對性的措施去增加泊車位,尤其是商用車泊位的供應和使用效率。
國際航空樞紐
以下我會就航空和航運方面跟大家分享。航空方面,我們會繼續大力擴展航空網絡,並會完善多式聯運網絡,包括在客運方面擴展大灣區城市候機樓網絡,優化「經珠港飛」服務,以及在貨運方面於今年起分階段完成第一期香港國際機場東莞空港中心永久設施,逐步增加進出內地貨物使用香港空運服務。今個月起已擴大的飛機乘客離境稅豁免範圍,至今運作暢順,可望吸引更多轉機旅客。
機場建設方面,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機管局繼續為建設全球領先的機場城市積極招商引資,推進各項目發展。當中,亞洲國際博覽館二期工程已啓動,預計於二○二八年落成。機管局明年初將就遊艇港灣配套設施邀請發展意向書,預計二○二八年起分階段完成,並正同步建立藝術產業生態圈、開設空運鮮活市集等。
就推動綠色航空發展,由於可持續航空燃料(SAF)的價格較傳統燃料高,我們要令業界由二○三○年起從香港國際機場出發航班實現1%至2%的SAF使用比例目標,關鍵在於區內相關產業及供應鏈和相關配套措施發展進程。因此,我們會聯同環境及生態局提升香港SAF產業競爭力和航空公司議價能力,以確保有關目標成功落實。
此外,我們亦憑藉引入歐洲領先航空服務公司在港設立飛機拆件、高增值零件回收及交易服務這一環高度專業化的業務,促成該公司與香港國際航空學院的合作,支持相關專業技術人才培訓。
國際航運及物流中心
航運方面,香港連續六年位列全球國際航運中心第四名。政府將繼續多管齊下,充分發揮香港「內聯外通」優勢,全方位提升香港作為國際航運中心的地位。以下我會重點介紹七項工作的最新進展。
第一,我們會深化國際航運網絡交流,與內地及「一帶一路」地區建立「伙伴港口」關係,以及邀請「絲路海運」聯盟成員,於明年香港海運週舉辦高峰會。第二,政府致力建立通達內陸的「鐵海陸江」立體聯運體系,並將於明年上半年提交便利貨物經港中轉的立法建議,以為香港港口爭取更多中轉貨物。第三,對內而言,我們會強化港口業務和高增值海運服務競爭力和韌性,包括明年一月推出港口社區系統以全速推動港口數字化發展。第四,持續落實已公布的《綠色船用燃料加注行動綱領》,將香港打造成為綠色燃料加注及交易中心。我們剛向立法會提交為用於出港船舶加注的甲醇提供關稅優惠的立法建議,並正就業界發展綠色船用燃料貯存設施邀請提交意向書。第五,政府明年會修訂《商船(註冊)條例》,增加船舶註冊靈活性和電子化等,並修例落實大宗商品貿易商半稅優惠,帶動香港船運及專業海運服務需求。第六,香港海運港口發展局已於今年七月成立,以打造「香港海運之都」為策略定位,協助政府制訂更外向、更全面的推廣策略,以及航運業的整體發展策略。第七,土地對物流業持續發展至關重要。我們會在今年內公布位於洪水橋╱厦村新發展區發展現代物流圈的規劃研究結果。以「企業為本」的發展原則,於明年邀請業界就現代物流圈提交發展意向書,並會在考慮業界意見後,制訂相關物流用地的招標條款,以配合業界的發展需求。
發展遊艇經濟
最後,政府積極發展遊艇經濟,為此,海事處會就遊艇訪港的要求拆牆鬆綁,推出三項便利措施:第一,建設遊艇動態監察系統並放寬對訪港遊艇的泊位要求;第二,提升電子業務系統,方便遊艇不經中介直接提交訪港資料;第三,計劃授權內地機構為訪港遊艇的船長安排考試及短期培訓,便利內地船長進行考核。海事處會在明年起陸續推出和實施上述措施,尤其會爭取於上半年推出第三項(即由內地機構為訪港船長安排考試及培訓),希望能加快推動遊艇經濟發展。此外,海事處亦正積極與廣東省海事局就「港艇北上」以及「北艇南下」的合作機制進行磋商。
主席,政府將繼續推動創新和可持續的交通運輸方案,提升市民的出行質素和便利性,同時鞏固香港作為國際航空樞紐及國際航運中心的地位。為配合香港長遠發展,我們亦會深化與區域合作,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尤其把握低空經濟的潛力,致力開拓新機遇。我謹此陳辭,並呼籲議員支持致謝動議。多謝主席。
完
2025年10月9日(星期四)
香港時間21時2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