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瀏覽局長網誌

在路上的幸福感 帶你尋找美化街景

2024年5月25日

中環港外線碼頭、大圍港鐵站及荃灣路德圍,三個分布在港九不同區域的地區,卻有着一個共通點--它們都是路政署於去年初選定進行小區街景美化工作的高行人流量地點。路政署同事將尋常路磚、路燈燈柱、升降機,以及有蓋行人道和行人天橋的天花、牆身和柱墩,變身成為配合該地區特色的藝術點綴。改變雖小,卻為地區面貌帶來大改善。現在就讓我帶帶大家到這幾區走走,探索這些隱藏在城市生活內的寶藏 (hidden gems),一同體驗「香港無處不旅遊」。

迎接到離島前的愉快心情

中環港外線碼頭是連繫市區與離島的主要交通路線。在前往離島前,迎接大家的分別是接駁南丫島、長洲和坪洲的4、5、6號碼頭全新設計。

4號碼頭以淺藍色為主調,讓乘客感受到南丫島漁民文化的「島嶼氛圍」。5號碼頭的「喜悅慶典」,以長洲名物「平安包」與「珊珊」李麗珊的風帆作為設計元素。6號碼頭加入鮮有外地人知道的坪洲本地工業歷史,以牛皮廠和齒輪等圖案裝飾,帶領遊人感受坪洲「秘密花園」的夢幻氣氛。

路政署同事亦照顧到沿路的腳下風景,以天星小輪作為主體,配以維多利亞港海岸線的地標性建築物和天際線設計出彩色渠蓋,成為一流的「打卡」熱點。


接駁南丫島的4號碼頭,以「島嶼氛圍」為設計主題。


長洲的「喜悅慶典」是5號碼頭的設計主題。


以坪洲「秘密花園」為設計主題的6號碼頭裝飾。


具有維多利亞港渡輪風情的特色渠蓋。

河畔與動物融入大圍區

大圍港鐵站在屯馬線開通及東鐵線延伸至金鐘站後,附近街道人流更加暢旺。路政署選取「城市河道」為主題,為連接大圍港鐵站的村南道行人路、有蓋行人通道、行人天橋、相關升降機及路燈燈柱等,以貼圖或繪畫的方式來美化,展現新界東部與吐露港相連河道沿岸常見的鷺鳥生態環境。

大圍港鐵站的另一邊則以「躍動郊野」為主題,在美田路/車公廟路行人天橋的通道及橋身展現香港郊野的多種野生動物圖案,包括果子狸、豹貓等,將郊野生態風景帶進大圍市中心。


「城市河道」─美田路與積運街交界的行人天橋白鷺處處。


「城市河道」─連接美田路與積運街交界行人天橋的升降機,等候時可與白鷺遙望,腳下有白鷺渠蓋,踏入升降機更如置身自然之中


大圍港鐵站對開村南道行人路選用配合四周環境顏色及組合的路磚,並設置配合沙田區特色及「城市河道」主題的特色渠蓋。



果子狸與豹貓融入美田路與車公廟路交界的行人天橋。

還原路德圍的圍村歷史

到荃灣區「搵食」,首選路德圍。但食街背後隱藏的是舊圍村的歷史,現時由多條特色行人專用街道組成的路德圍與周邊,原址為1960年代清拆的荃灣河背村。而該區美化工作以「荃灣圍村」為主題,將荃灣圍村的歷史文化及建築特色以貼圖呈現在附近的路燈燈柱及花槽,路燈燈柱貼圖以圍村磚牆、瓦片頂和裝飾性天花作設計,花槽貼圖則模仿於圍村庭院回望屋內的景象。

現在荃錦中心與南豐中心一帶,原址叫作木棉下村。「英姿勃發堪景仰」的木棉樹仍然每年在荃灣港鐵站外的西樓角道盛放。木棉還會吸引赤腹松鼠和紅耳鵯等生物駐足,這條生態鏈亦成為鄰近天橋美化工作及荃灣特色渠蓋的圖樣。


行人路磚設計以暖啡色為主調,以帶有流動感的路磚圖案,增添活力的氛圍,並配以圍村主題圖案,作為花槽與燈柱裝飾。


木棉花與它所吸引的赤腹松鼠和紅耳鵯等生物,構成了荃灣區美化小區的特色圖案。

「香港無處不旅遊」

正如國務院港澳辦主任夏寶龍提到「香港無處不旅遊」,無論是市民或是訪港旅客,除了留意各大著名旅遊景點外,若能在這些小區一隅偶遇路政署同事的匠心獨運,不妨放慢腳步,感受一下路政署同事們的細緻心思,又或打個卡,與親朋好友分享一下這份融入生活的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