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输及物流局局长联同运输署署长和香港机场管理局机场运行执行总监就「粤车南下」会见传媒谈话内容(附图/短片)

以下是运输及物流局局长陈美宝联同运输署署长李颂恩和香港机场管理局机场运行执行总监姚兆聪今日(七月二日)就「粤车南下」会见传媒的谈话内容:

运输及物流局局长:各位传媒朋友、各位市民,大家好。「港车北上」在两年前的七月一日,即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纪念日正式实施。犹记得当时大家都非常兴奋,可以透过这个崭新的政策,利用港珠澳大桥,驾驶自己的车到广东省旅游、探亲或进行商务活动。「港车北上」越来越受香港市民欢迎,至今已有超过10万港车参加,即平均每五架私家车便有一架参与;而大桥使用量亦屡创新高:今年五月的双向车流量达到45万车次,即每日平均有1万5千架次,比「港车北上」实施前上升170%,其中按「港车北上」出行的车辆,占大桥双向车流约四成,即每日平均6 000车次。我们一直与广东省政府合作,从不同方面优化安排,提升通关效率、理顺预约安排,希望可以令参与的香港市民有更好体验。

今日,我非常开心向大家公布,「粤车南下」即将启动,而我们会以「超越界限,畅顺通行」为目标。合资格的广东单牌私家车将有机会跨越现有界线,我们会以创新利便的途径,让他们申请使用大桥来港。我们以崭新思路回应社会诉求,而在过程当中希望做到确保畅顺、有序开放。

「粤车南下」是贯彻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和中央有关文件要求,透过研究制定港澳与内地车辆通行政策,促进香港与内地人员及车辆往来便利和交通物流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粤车南下」是「港车北上」的互惠双向安排,便利两地市民互访,实现双向奔赴的期盼;既吸引不同类型的旅客群,让香港百业受惠,也便利在粤的家乡亲友和生意伙伴来港,推动人文交流,促进大湾区融合。在广东的同意和中央的大力支持下,粤港双方一直透过「粤港交通工作专班」讨论推进。很高兴向大家宣布,双方已达成共识,提速落实这项政策。

香港机场管理局(机管局)在大桥香港口岸的自动化停车场,是「粤车南下」安排的其中一部分,提供入境前的「泊车转机」安排;而经大桥入境市区部分,我们亦已超前部署。为此,粤港双方将力争提前于今年十一月同步实施,让内地居民申请。口岸停车场的预约程序相对简单,而入境市区的粤车由于需进行包括验车等程序,所以预计粤车会先开始使用口岸停车场,很快今年内也会有粤车入境市区。

在来港的粤车数目方面,机管局的转机停车场有1 800个停车泊位。机管局已构建预约系统,这安排可进一步吸引内地居民经香港泊车后转机,充分体现香港作为国际航空枢纽的地位。入境市区部分,则会以小规模的100个预约名额作为开展。我们会密切留意推展的情况,考虑口岸和附近道路交通、用家适应度及反应、社会反应等,以稳健可控的方式推进,即以「小步快走」做法,先累积实施经验,测试系统和各程序安排,再增加名额。机管局也同时在大桥口岸设有另一个「访港停车场」,让内地居民「泊车转乘」到访机场岛上的设施,继而到香港不同地方。

透过「粤车南下」提供崭新跨境出行模式,我们欢迎出行目的不同的新旅客可泊车在口岸停车场或驾车入境留港,按其所需,各适其适,进行旅游、经商、探亲、出席展览或会议、参加音乐会或其他大型活动、寻求各种专业服务,包括金融、医疗、保险、法律服务等,亦可在港购物和尝美食。由此可见,「粤车南下」将进一步促进粤港澳大湾区融合,亦可惠及本港经济发展。

由现时到今年十一月,粤港两地将继续积极制定推展「粤车南下」实施安排,以期做到稳定有序推展,用家欢迎、市民安心、社会受惠。我们争取在今年内尽快公布有关申请的细节。多谢大家。

香港机场管理局机场运行执行总监:各位传媒朋友下午好,机场管理局非常欢迎特区政府刚刚宣布的「粤车南下」政策,我们会完全配合,我们于十一月份亦会同时推出「转机停车场」。正如局长所说,这个「转机停车场」会在港珠澳大桥香港口岸。我们也藉此感谢中央、广东省政府及特区政府对这个项目的支持,我们会尽快落实细节,公布和使用方法。

我们于过去几年一直努力在禁区范围兴建和策划这个「转机停车场」,大家看到这个就是我们的「转机停车场」。我们的服务对象是整个大湾区的旅客,他们使用香港机场。他们基本上可在自己的家驾驶自己的车,经过港珠澳大桥直接来到「转机停车场」,停泊好车辆便可以转乘飞机。

我想强调这是一个全自动化的停车场,虽然停车场有五层,但他们不需要逐个车位去找,只需要去到最底层,我们有些叫「车厅」,放好车之后整个「存车」过程是全自动化,存好车后我们特别安排了一些接驳巴士,从香港口岸的禁区一直送旅客去到机场的禁区。进入禁区后他们可以办理登机手续、托运行李,然后直接去到闸口,不需要进行任何的出入境手续。刚才局长所说,我们初期有1 800个车位,视乎每一日或每辆车停多久,我们估计每日最少可以处理大约500辆车。因为根据我们的纪录,我们过去二十多年在机场停车场的纪录,大概平均会停三至四日,详细的情况我们会进一步宣布。

另外一个刚才局长提到,我们禁区里面有两个停车场,刚才我说这个就是「转机停车场」,其实在旁边有另一个是「访港停车场」,我们计划在明年上半年就会开始运作,主要服务的也是整个大湾区的旅客。但他们来到停下车之后,他们需要过关,然后很快就可以进入到机场城市,大家可能比较熟悉机场城市,就是我们的博览馆(亚洲国际博览馆),博览馆在这个位置,可以去听演唱会,其实我们早期也宣布了,我们整个机场城市有一个叫「SKYTOPIA」。

我们的设施会陆续落实,将来大湾区旅客驾驶自己的车停下来,就可以来参观我们这些相关的设施,这大概会在明年上半年(推出)。多谢各位。

记者:100个名额如何厘定?刚才提到南下粤车今年可入境市区,是否同步于十一月实施?之前说第二阶段先入境市区,有什么关键因素可以加快进入市区呢?另外,之前有反映指香港市区繁忙时间有塞车问题,南下的粤车会否有时间限制或在闹市有行驶上的限制呢?内地驾驶者对香港的路况不太熟识,如何确保行车安全?会有资讯给他们吗?

运输及物流局局长:《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粤车南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政策措施,方便香港和内地旅客透过港珠澳大桥互相探访。「港车北上」这两年已累积经验,计划受用家欢迎市民亦广泛采用。在这方面的政策,运输及物流局和广东有关省厅在过去两年透过粤港交通工作专班积极推进「港车北上」计划,亦不时有优化和便利措施,同时积极共同研究和探讨「粤车南下」计划。在「粤车南下」部分,机管局在口岸停车场的构建已达成熟阶段,预期机管局有一个便捷的预约安排,让市民登记转机。至于市区部分,要让广东登记车辆的司机──亦即内地居民──有多元化的体验,能驾驶车辆到香港市区,感受不同面貌和特点。我们希望系统和各样程序做好优化和试验,所以先以小规模──出行名额100作为一个试点。我们在「港车北上」推展的初期亦以一个小规模出行名额让大家申请和出行,透过有序、可控和稳健的方法,让我们累积经验。「粤车南下」入市区部分,我们会密切留意用家体验、社会反应和路面情况,估量道路和口岸承载能力,运作畅顺后可逐渐增加有关名额,令社会经济和各行各业都可以受惠这个政策。由粤方来的车辆在香港要遵守香港法例,我们会在未来数月继续积极与广东方面合作,以及向广东居民提供香港道路资讯、法例知识、路线引导和推荐,令他们有好的体验。

记者:局长你好,有几个关于技术的问题。第一,想问粤车来香港可以逗留几多日?那些内地司机来香港是否需要再考试和考牌?万一他们在香港发生交通意外或违例泊车之类,会有什么机制处理以防止他们不交罚款而「走数」?第二,之前有消息传出会分阶段推行「粤车南下」,有意见指若限制粤车在某些指定停车场停泊或只进入某些区域就可以扩大名额,有没有考虑过这个方法?何时会检讨以扩大100架车辆的名额?另外想问大家都关注的白牌车问题,如何防止和监察内地私家车来港后不会提供白牌车服务?政府将会开放网约车的规管,这些粤车将来可否登记成为网约车?会否提醒平台不应接受这些车辆在香港上线和接客?

运输及物流局局长:就「粤车南下」车辆和司机方面的安排,我们都会大致参考现时「港车北上」的相类似安排。最重要是有关车辆如果入境香港市区,都需要按照香港的法例,亦要按照香港验车的标准去做车辆检验。第二,有关驾驶的司机,我们都会参照「港车北上」的相关经验,他们都要持有有效的当地驾驶执照,当然运输署亦正筹备有关安排的细节,会为他们换取或者套用一个本港的驾驶牌照。整体而言,会有牌照的安排,亦会按照香港的法例。

我刚才所指,以一个小规模的100个名额,其实是为了测试好我们的系统和整个配套的安排,希望可以优化和尽善尽美,达致一个稳妥和有序的基础,可以继续推进。至于粤车的逗留时间,其实与我们的名额和每日会有多少架车在香港行驶相关。就此,我们会和广东方面积极去细化有关安排,现时双方的想法都是逗留大概三数天,希望这些旅客能够留港消费、在香港住宿,利用他们逗留的时间而有不同的出行体验。

另外,在使用道路方面,粤车大体上都是要跟随香港的法例,如果出现任何事故,我们都会按照香港的法例去处理。粤港两方面都有掌握届时的车辆和司机的资料,方便我们在行政上面可按照法例去跟进。

记者:想问有关「粤车南下」的留港日数有没有限制,最多或最少是多少?可否即日来回?另外,「访港停车场」明年上半年才运作,若今年就可出市区,这些车会在哪里停泊?会否安排一些自动化停车场?这个口岸停车场现时只预备供旅客转机,会否担心有人泊车后,未转机又不出市区?他们会否只逗留在机场,那方面的安排为何?

运输及物流局局长:就进入市区部分,我们会先以小规模的100架作为每日的出行数目。至于其逗留日数,我们与广东商讨,主要考虑用家出行体验,希望吸引他们留港消费,成为过夜旅客。在公布后,我相信各行各业、不同商会、协会会各出奇谋,设计旅游体验,让他们在港逗留。我们希望达到平衡,可在规模上、数量上有总量控制,另一方面亦不想过分限制其逗留日数。初步来说,我们希望约是三数天,但详细安排仍在商讨中,会多听意见。

至于停车场泊车部分,机管局自动化停车场是禁区内的安排,所以人员及车辆均不须涉及入境,主要让他们泊车后经机管局及航空公司安排方便直接地前往国际机场转机。事实上,现时香港国际机场的大湾区旅客有950万,当中600万是转机。我相信透过转机停车场可将有关产品多元化,进一步充分体现香港国际机场作为国际航空枢纽的地位。

至于市区的停车安排,我身旁的运输署署长和署方都会积极努力。事实上,他们已超前部署,初步开始联络不同商场,甚至停车场,希望提升不论是支付或出入闸安排。我认为最重要是提供停车泊位资讯,供入境的广东市民及旅客掌握泊车数据,方便他们规划行程。

记者:三位你好,首先想问初期的100个限额会不会太少?会否在市区不太显眼,导致很难去检讨成效?如果未来会增加限额,可以加至多少?会不会是一个可加可减的机制?如果有粤车违反香港的交通条例,当局会否有跟进或监察的机制?会不会设立一个黑名单的制度?另外,之前政府曾经提出推行边境建设税,现时还会不会做?如果会做,会不会影响「粤车南下」或「港车北上」的成效?

运输及物流局局长:就你最后的问题,特区政府内部一直有进行研究,会掌握不同的数据及做一个影响的评估。至于你提出的头两条问题,关于粤车的限额数目和逗留时间,以至对香港交通影响的一些行政安排,我请运输署署长讲几句。

运输署署长:刚才局长也有提及,粤车来港与香港司机一样须遵守香港交通规则,警方就执法和处理违反交通规例方面很有经验。当然,在他们申请时、我们与粤方联系时,申请均是有根有据。我们知道申请人是哪一位、其与相关车辆的关系等。另一边厢,我们会与广东相关单位沟通,如接获车辆涉及违规行为,双方会交换资料。我们会在行政措施上再探讨可妨碍这些行为或具阻吓的措施,可能在他们日后来港时进行。

(请同时参阅谈话内容的英文部分。)

2025年7月2日(星期三)
香港时间21时55分



短片
运输及物流局局长联同运输署署长和香港机场管理局机场运行执行总监会见传媒 短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