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运输及物流局局长陈美宝今日(二月十日)在香港应用科技研究院应用科技高峰会主题分享——「低空经济的发展蓝图」的致辞全文:
庄先生(香港应用科技研究院(应科院)首席营运官庄伟泉)、各位应科院的同事、各位嘉宾、各位朋友:
好高兴今日获邀,除了作主讲,刚才还有时间参观展品,看到香港科研的蓬勃发展,还可以推广至一些实际的应用场景,很配合我们今日的主题——低空经济。今日仍然是正月,首先我祝大家新年快乐、出入平安、路路亨通!今年是乙巳蛇年,蛇在中国人的传统中象征灵敏、智慧和机灵。今日我们探讨的主题——低空经济,也是一个充满生气、创新、需要灵活布局、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去探索和引领未来无限发展的领域。在政府的带领和业界的支持,亦有内地不同企业在各应用场景累积的丰富经验和知识,我们有信心低空经济能够在香港发光发热。
去年,即二○二四年,被称为低空经济元年。在上月发布的中国二○二四年度十大科技名词评选结果,「低空经济」连同大家熟识的「人工智能」、「月背采样」、「量子科技」等科技名词都被评选为年度十大科技名词,可见低空经济愈来愈为人熟悉及受到大家的关注。这不但能反映科研和创新的成果,也让业界和社会有很大期望,透过低空所创造的经济价值,为社会带来转变。谈及政治和行政管理,我们很多时候都想带来转变。从政府的角度,怎么会不想有转变呢?这是一个很好的契机,虽然有很多内地的试验在香港还未看到,但我认为香港的发展一点也不迟。特首在《施政报告》中,宣布政府会成立一个「发展低空经济工作组」,由财政司副司长带领,而我则担任副组长。工作组成立短短三个月,已经推出了监管沙盒计划,我们共收到72个申请者的建议书,当中涉及的不单是物流配送、送外卖,而是非常多元化和有深度的。今日我先跟大家卖关子,稍后我们整全好整套策略和计划,再向社会公布。我今日亦可先跟大家透露,当中的申请不单包括一些试验,更会有科研、创新和公共服务等范畴的应用。
内地在低空经济应用场景及产业链方面百花齐放。值得我们思考的是,当我们探索和推出低空经济监管沙盒试验项目时,香港的路向该如何走?想达到的终极境地又是什么?我希望抛砖引玉,让你们在稍后的研讨会中思考香港如何配合国家的政策,在低空经济这片广阔的蓝天白云之下,发挥香港所长,并为本港经济注入新力量。
第一点,我认为在「一国两制」、内联外通以及人才汇聚的独有优势下,香港在基础设施及法规认证两方面大有可为。
低空经济要「飞得起」,基础设施不可或缺。基础设施说起来虚无飘渺,好像一个技术性的词语。若然把它放在一个实际的场景,其实不难理解。低空飞行仪器最需要通信和飞行路段的监控,通行时达致通感一体、构建低空智联网、低空空域管理系统等,这些要素都极具迫切性。香港有多所在科研方面领先、顶尖的大学及机构,我最近和团队亦有向几间大学深入了解过,得知在航空科技、卫星通信导航、及人工智能等先进领域均具有一定的前沿科研优势和育才土壤。我们期待可以透过大学及科研机构,结合政府出台的政策,孕育、孵化出更多创新行业的先导者。
传媒都很好奇「发展低空经济工作组」如何创造经济价值,送奶茶、送外卖是否能算得上是经济、香港如何在产业及创科层面上发挥更大的领域。我认为刚才所胪列的例子、这些系统和网络的建构正好为香港提供多一些材料,成为科研方面的先导者。
第二方面,内地低空经济的应用场景已运行多时,然而不少营运者都很雀跃,希望能在香港试验。香港除了拥有科研的优势,亦有多元的文化、密集的人口和全面的公共交通网络。我们能否将内地试用过的科技和经验,藉本地申请者的试验迈向专业化、标准化,让低空经济未来的发展「飞得稳」。香港的卖点是国际化,作为国际航空枢纽,一直拥有丰富海内外具经验的航空交通管理专业人才,亦有参与国际民用航空组织。我们在航空安全、订立标准方面都有丰富的网络和知识。因此,在安全、适航以及一体化民航空域管理系统及制度方面,香港包括民航处和本地的专业团队都可以成为推动引领者,而不单限于做试验。藉香港优势、人才,包括在座各位专家,助力以低空经济为代表的新质生产的高质量、全球化发展,与内地企业携手一起飞翔「出海」。
我期待今日的研讨会有丰富和积极的讨论,大家可以记录成果并与政府分享。我们希望能在一、两个月内分阶段向大家公布监管沙盒的项目,让市民看得见、摸得到。我很欢迎各个参与的单位分享你们的想法和试验,让大家知道分阶段推出的试验项目不等于慢下来。政府这次收到的反应很热烈,需要分批试验和推出。同时,我们会继续和大家携手,在监管沙盒计划以外的领域还有很多和大家合作和沟通的空间。最后,感谢你们给予今次机会,让我能亲身跟大家见面,相信以后还有更多讨论和沟通的机会。有政府和社会的结合,定能使低空经济这个新领域在香港发光发热。多谢大家。
完
2025年2月10日(星期一)
香港时间18时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