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今日(十月八日)在立法会会议上田北辰议员的提问和运输及物流局局长陈美宝的书面答覆:
问题:
据悉元朗博爱回旋处自本年二月九日加装交通灯号系统后,市民及驾驶人士普遍认为该系统有效疏导车流,显著改善该回旋处的交通情况。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会:
(一)博爱回旋处于加装交通灯号系统前后的以下交通数据的比较为何:
(i)繁忙时间(上午七时至十时及下午五时至八时)南行入口及北行入口之平均车龙长度(以米计);
(ii)最长车龙出现的时段及持续时间;
(iii)车辆平均通过回旋处所需时间;及
(iv)交通事故宗数的变化(按事故性质列出);及
(二)有否计划在获得数据确定交通灯号系统有效改善回旋处的交通流量及安全性后,全面研究在全港回旋处加装实时交通灯号调节系统,以人工智能及大数据实时监测车流调整灯号;若有,详情为何;若否,原因为何?
答覆:
主席:
元朗博爱回旋处是新界西北车辆进出元朗市的要道,也是元朗区内的枢纽,于早上和傍晚上下班的时间较为繁忙,令行车时间增加。政府一直关注该地点的交通情况,并已逐步落实多项道路改善工程。就田北辰议员的提问,经谘询运输署后,我现回覆如下:
(一)在元朗博爱回旋处加设交通灯及扩阔凹头方向出口的改善措施已于二○二五年二月九日启用。设置交通灯有效平衡回旋处各入口的车流,令车辆有序地进入,而扩阔后的凹头出口可提供额外路面空间,让该位置的车流更加畅顺。博爱回旋处每天的车流特性及变化相对稳定,现时在不同时段设定的交通灯号时间已有效疏导车流,大幅缩短等候进入回旋处的车龙和所需时间,提升回旋处的运作效率。上述交通改善措施实施前后的交通数据载于附件。
(二)回旋处是香港常见的路口设计。一般而言,回旋处具备自我调节车辆通过的能力,能在不同的车流量下有效地让来往各个方向的车辆顺利通过路口。运输署持续留意回旋处的交通情况,并根据实际需要适时采取可行的交通改善措施,包括调整行车线设计、优化道路标记及道路标志等,以维持回旋处的运作畅顺和确保行车安全。
在特定的交通情况下,例如当回旋处一个或多个方向进入的车流量特别大,影响回旋处自我调节车辆通过的功能时,在回旋处合适位置装设交通灯可调控相关方向进入回旋处的车流,从而让各个方向的车辆有序地进入回旋处,提升回旋处的运作效率(例如元朗博爱回旋处)。
运输署在回旋处加设交通灯时除考虑上述的回旋处车流特性外,也会一并考虑一篮子因素,包括加设交通灯的需要、回旋处大小、道路设置、地理限制及驾驶者习惯等。
至于有关研究在回旋处加设实时交通灯号调节系统的提问,实时交通灯号调节系统透过在路口加设感应器,以人工智能实时分析不同时段及方向的人流和车流,并进行运算,从而更有效地分配车辆及行人的绿灯时间,平衡不同道路使用者的需要。现时,运输署的有关先导计划运作畅顺,数据显示车辆通过路口的平均时间减少约5%至10%,路口的运作效率得以提高。运输署正逐步把实时交通灯号调节系统推展至全港约50个合适的独立灯控路口,首批会于二○二六年启用,并正安排在其他交通流量较高的联动式路口试点安装,藉此引入和测试其他地区(包括内地)的相关技术,以协助制定把系统推展至其他合适路口的计划。
至于在交通灯控制的回旋处加设实时交通灯号调节系统,由于系统需要同时侦测及处理正在回旋处内行驶,以及在回旋处外准备驶入各行车道的车流状况,技术上较一般交通灯控路口更为复杂,运输署正累积更多于一般路口应用实时交通灯号调节系统的经验,以期检视将系统推展到灯控回旋处的可行性。
完
2025年10月8日(星期三)
香港时间12时0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