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会九题:便利旅行团的交通措施

以下是今日(九月二十五日)在立法会会议上姚柏良议员的提问和运输及物流局局长陈美宝的书面答覆:

问题:

关于便利旅行团的交通措施,政府可否告知本会:

(一) 鉴于有旅游业界人士反映,香园围口岸经常出现挤塞,影响旅客体验,政府有否研究于今年国庆节假期前,在该口岸实施短期的交通纾缓措施,例如容许接载出境旅行团的旅游巴士可在出境楼层落客,以避免地面公共交通交汇处出现人潮和车辆挤塞的情况;

(二) 鉴于有旅游业界人士认为,目前大部分旅行团选择过境的香园围口岸的日均出入境人次已达其设计容量三倍,加快沙头角口岸重建以便利旅行团出入境及交通往来迫在眉睫,而据悉重建后的沙头角口岸将定位为纯旅检口岸,有关工程的具体时间表为何;

(三)鉴于今年是抗战胜利80周年,有不少旅游业界人士反映,沙头角周边的鹿颈路限制旅游巴士驶入,阻碍旅行团参观抗战遗迹,当局会否加快改善该道路的基建设施;如会,详情为何;如否,原因为何;

(四) 鉴于业界人士指出,西贡万宜水库东坝深受旅客欢迎,但由于该处实施交通管制,每天可签发的29座以下旅游巴士服务许可证配额仅限三张,而且申请手续繁复,在人流较多的周末和公众假期批出许可证的机会极低,以致业界难以打造旅游产品,当局会否进一步增加旅游巴士进入东坝的配额,以便利业界规划旅行团路线,提升生态游旅客的体验;及

(五)鉴于启德体育园在大型盛事期间实施限制,持出租汽车许可证车辆及旅游巴士(即属游览服务(A01)牌照的非专营巴士)未能进入主场馆范围,不利于业界打造「盛事+旅游」产品,政府会否放宽有关交通管制,并设立预约机制,让该两类牌照车辆可停靠在主场馆下的旅游巴士泊车位或园区其他合适位置,从而提升旅客体验?

答覆:

主席:

随着旅客来往内地与香港愈趋频繁,政府持续密切监察各陆路边境管制站和各区包括旅游热点的人流及车流情况,协调相关部门和营办商做好人流疏导和交通管理安排。

就姚议员提问的各部分,经谘询文化体育及旅游局、环境及生态局、保安局和运输署后,现回覆如下:

(一)香园围管制站(下称「管制站」)是一个采用「人车直达」设计的通关口岸,自二○二三年二月旅检服务启用以来,一直深受跨境旅客欢迎,人流持续上升。管制站设有公共运输交汇处、旅游巴士上落客区(下称「上落客区」)、跨境巴士上落客区、私家车上落客区及公众停车场等配套设施,以配合跨境旅客不同的出行模式及乘车需要。其中,上落客区包括九个停车湾位,供本地非专营巴士(包括旅游巴士)专用。

运输署一直留意旅游巴士在管制站使用上落客区的情况,并不时进行实地调查。该上落客区位于管制站地面楼层,根据运输署观察所得,现时旅游巴士使用上落客区的安排可满足相关旅客的需求,我们留意到载送内地旅行团前往管制站过关离港的旅游巴士,主要集中在下午及晚上时段使用上落客区。上落客区停车位在这些时段的人潮和车流大致畅顺,没有造成挤塞的情况,而且上落客区有足够的剩余停车湾位供旅游巴士使用,于今年农历新年和五一黄金周亦足以满足需求。就有关提问中建议进一步考虑容许本地旅游巴士使用跨境巴士上落客区(设于管制站一楼楼层出境部分),由于该处的道路设计只能让跨境巴士在落客后直接驶至车辆检查亭办理离境手续,并未设置车辆掉头设施,故此未必适合供旅游巴士使用。

一如既往,运输署会与口岸部门在国庆节假期期间密切留意管制站的整体交通车流,以及旅游巴士上落客区的运作情况,并会在有需要时加强人流管理措施和弹性处理旅游巴士上落客安排,以确保整体运作畅顺。

(二)为了提升通关效率及推动沙头角一带的发展,特区政府和深圳市政府于二○二四年达成共识,以「跨河建」的安排重建沙头角口岸,即双方同步建设横跨沙头角河的旅检大楼,以河中心为界紧邻布置各自的旅检查验通道。重建后的沙头角口岸将成为纯旅检口岸,取消货检功能以配合落实跨境货运「东进东出、西进西出」的布局,即跨境货车须改用东部莲塘/香园围口岸和西部深圳湾口岸,其他陆路口岸则主力处理客运。重建后的沙头角口岸并会实施「合作查验、一次放行」的通关模式,进一步提升旅客过关体验及效率。

香港特别行政区(特区)政府聘请的顾问公司正为沙头角口岸重建项目进行工程可行性研究,有关研究预计于二○二五年内完成。研究范围包括重建沙头角口岸所涉及的土地范围、道路及基础设施、交通影响评估、环境和文物保育等事项。

我们了解深圳方正同步积极筹备沙头角口岸重建项目的设计招标及相关可行性研究工作。特区政府会继续与深圳市政府紧密合作,积极推进重建项目。

(三)鹿颈路弯多、路面狭窄,基于现场环境所限及交通安全的考虑,鹿颈路现时全日禁止重量超过5.5公吨的车辆、巴士、旅游巴士及公共小型巴士(专线小巴例外)驶入。尽管如此,考虑到区内旅游发展等出行需要,运输署会因应交通情况发出禁区许可证,容许29座或以下的旅游巴于非繁忙时段使用鹿颈路,以照顾一般旅客和旅行团的需求。为方便旅游业界了解鹿颈路的交通安排,运输署已透过香港旅游业议会的网页向业界发放申请禁区许可证手续等相关资讯。

按运输署的评估,目前鹿颈路的容量足够应付整体交通需求,包括申请禁区许可证的车辆需求,运输署将继续密切留意附近一带的交通并作妥善安排。

(四)往万宜水库东坝的西贡万宜路属一条水务署的「维修用途通道」,主要供水务署和渔农自然护理署(渔护署)作日常运作及维修用途,大部分路段为单线双程行车,并不适合大量车辆进入。现时市民及游客可乘坐的士、新界专线小巴第9A号或预先取得渔护署许可的旅游巴士前往东坝。

目前周末或公众假期进出东坝的旅游巴士配额为每天三个,可供持牌旅行社和学校团体向渔护署申请。自今年二月起至八月,水务署和渔护署接获的配额申请总数共14宗,除两宗申请因申请机构未有提供所需资料而未能成功获批外,其余已全数获批出,可见相关配额尚未尽用。

为确保郊野公园的可持续绿色旅游发展及优质游客体验,政府正探讨各种可行措施,优化西贡东郊野公园管理及万宜水库东坝的交通安排。政府会因应东坝旅游巴许可证的使用情况,适时检视旅游巴许可证的配额。

(五)自今年三月一日正式启用后,启德体育园已迅速成为大型体育和娱乐盛事的新据点。过去半年的运作,包括入场、离场及交通等各项安排赢得市民和旅客的正面评价。启德体育园有限公司(营运公司)一直与政府(包括文化体育及旅游局、运输署和香港警务处等)和公共交通营运商保持紧密合作,一方面呼吁来往园区的观众尽量乘搭公共交通工具,避免驾驶或乘坐私家车;另一方面不断优化大型活动期间的交通安排,包括早前推出启德主场馆和启德体艺馆部分泊车位的预约服务,以及为私家车使用者增设启德青年运动场落车处等新安排。

启德主场馆内有合共约80个旅游巴泊车位和上落客位,营运公司自开幕以来不断调整使用泊位的安排。现时营运公司将它们分配作三类安排,首先主要提供予预先安排的跨境旅游巴士之用。另外,营运公司会配合活动主办方、售票平台和酒店业界为个别活动推出的旅游产品,安排预先登记的旅游巴士服务在该处接载旅客(包括过境或不过境旅客)。第三,营运公司也会与香港酒店业主联会紧密合作,提供旅游巴泊位予接驳酒店与启德主场馆的旅游巴在大型活动开始前,并在预先预约的情况下于该处落客,以配合酒店住客需要。有关安排畅顺有序。相关政府部门会联同营运公司持续检视运作情况,在不影响活动安排和附近交通的前提下,探讨是否有空间扩大上述安排,并延伸至其他非专营巴士服务,进一步提升到访人士的体验。

2025年9月25日(星期四)
香港时间12时2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