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今日(九月十日)在立法会会议上林素蔚议员的提问和运输及物流局局长陈美宝的书面答覆:
问题:
有意见认为本港大量废汽车轮胎被弃置在堆填区内是浪费资源,而将该等轮胎转化为橡胶粉,并添加到传统沥青作铺路物料(橡胶沥青),既能处理废轮胎和提升环保效益,亦可降低工务工程成本。此外,时任运输及物流局局长在去年八月十七日的网志中表示,路政署就应用橡胶沥青铺路的研究取得理想结果,并正研究更广泛地应用该物料于道路维修工程。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会:
(一)去年至今弃置于堆填区的废汽车轮胎数量为何;
(二)过去三年,每年全港道路工程的沥青物料的总耗用量,以及回收再造以作橡胶沥青用途的废轮胎数量为何;当局有否计划全面采用橡胶沥青铺路,以及有否评估应用该物料铺路的潜在减废效益(包括全面采用该物料铺路后每年可增加处理的废轮胎数量)为何;如有,详情为何;如否,原因为何;及
(三)鉴于根据路政署网页资料,政府于今年四月起全面使用一种名为「高改性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的低噪音铺路物料作铺路用途,但该署亦表示现正实地测试橡胶沥青以为日后应用该物料铺路订立准则,当局在决定选用何种铺路物料时的主要考虑因素为何(例如是否包括技术和成本上的差异)?
答覆:
主席:
就林素蔚议员提问的各部分,经谘询环境及生态局、环境保护署及路政署后,现回覆如下:
(一)二○二一年至二○二三年弃置于堆填区的车辆轮胎废物总量表列如下:
年份 (注一) |
弃置于堆填区的车辆轮胎废物总量 (公吨)(注二) |
2021 | 19 900 |
2022 | 16 200 |
2023 | 14 300 |
注一︰二○二四年的相关统计数字仍在编制中
注二︰包括少量不能分类的其他轮胎
(二)及(三)橡胶沥青是一种以废旧轮胎制成的橡胶颗粒替代部分石油沥青的铺路物料。早前,路政署与学界共同研究及确立了将废弃车胎橡胶粉加入传统沥青物料中的技术可行性。这项技术不仅为废弃轮胎提供了回收再造的途径,减少堆填区负担,同时也可减少耗用不可再生的石油资源。在上述研究的实地试验结束后,路政署已于二○二四年将橡胶沥青铺路物料纳入道路维修合约内,作为道路维修时可选用的物料之一,并会因应路段实际需要和成本效益配合使用。
除使用传统沥青和橡胶沥青作铺路物料外,路政署亦持续研发及引入更耐用的沥青物料,并自二○二五年四月一日起全面应用高改性沥青物料于合适路段作铺路之用,以进一步提升本港整体路面质素。
路政署在决定选用何种铺路物料时,会根据相关道路的需要及铺路物料的成本效益等因素,从传统沥青物料、橡胶沥青物料,以及高改性沥青物料当中,选用合适的铺路物料。一般而言,传统沥青和橡胶沥青应用于非繁忙的市区及郊区道路,而高改性沥青物料会用于交通流量高的行车路段中。举例来说,在高改性沥青物料中,能有效减少轮胎路面噪音的「6毫米高改性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特别适用于邻近民居的市区道路路面,而透水性高的「高改性沥青多孔摩擦层」则多适用高速公路路面。
另一方面,铺路物料的成本效益亦是选用何种铺路物料时的重要准则。就传统沥青物料及橡胶沥青物料而言,按路政署估算,由于以橡胶沥青物料铺路的整体工程成本(包括建造及维修保养)比以传统沥青物料铺路显著地高,而其耐用性亦不及高改性沥青物料。因此,考虑到其成本效益,路政署现时会在部分非繁忙的市区及郊区道路的工程中使用橡胶沥青物料铺路。另外,就高改性沥青物料而言,根据路政署估算,虽然使用高改性沥青物料的整体工程成本略高于传统沥青物料,高改性沥青物料具有更优异的耐用性,能够减低路面维修的频率及重铺路面工程对公众造成的不便,从而减少社会成本。随着路政署全面应用高改性沥青物料于合适路段作铺路之用,其成本亦预计将逐步下降。
过去三年,在全港工务部门所进行的道路工程下,每年耗用的沥青物料总量平均约为33万公吨,其中橡胶沥青物料总量平均约为5 000公吨,当中包含约25公吨废汽车轮胎橡胶粉。
路政署会继续密切留意关于路面物料的最新研究、开发及实践经验,并适时检视不同沥青物料的应用计划(包括橡胶沥青物料),以在提升路面质素的同时,为社会带来更大的效益。
完
2025年9月10日(星期三)
香港时间12时3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