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今日(七月三十日)在立法会会议上张欣宇议员的提问和运输及物流局局长陈美宝的书面答覆:
问题:
根据运输署于二○一九年公布的《香港专营巴士服务独立检讨委员会报告》,政府表示会参考外国车辆安全装置标准及最新发展,要求专营巴士公司引入车内安全装置以提升巴士安全,然而自二○二二年起,运输署公布的专营巴士交通意外伤亡数字呈上升趋势。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会:
(一)过去五年,每年(i)专营巴士车长因巴士碰撞而导致伤亡的数目及其占专营巴士意外总数的百分比,以及(ii)当中因巴士车身前端受到撞击而导致车长伤亡的个案数目为何,并按伤亡程度(即死亡、重伤及轻伤)以表列出分项数字;
(二)鉴于有业界人士反映,专营巴士车身前端缺乏可抵御碰撞的构造,一旦发生碰撞,巴士车长往往处于近距离被冲击的位置,受伤风险较高,政府会否考虑立法要求在专营巴士的车长座位安装安全气囊等防护装置,以减少巴士车身前端碰撞时车长的受伤风险;如会,详情及时间表为何;如否,原因为何;
(三)过去10年,政府有否提出保障巴士车长及其他职业司机安全的相关法例修订;如有,(i)有关修订的主要方向及内容、(ii)该等修订是因应外国标准及发展而提出,或是根据本港交通现况而由政府主动跟进,以及(iii)该等修订在保障职业司机安全方面取得的具体成效为何;如政府未曾提出法例修订,有否计划提出修订,以及相关时间表为何;及
(四)有否计划推出措施进一步保障巴士车长及职业司机的行车安全;如有,具体计划及预期目标为何?
答覆:
主席:
政府十分重视专营巴士车长及职业司机的行车安全,并透过不同渠道和措施,与业界携手合作,提升职业司机的安全意识,以保障他们及乘客的安全。就张欣宇议员的提问,经谘询运输署后,现回覆如下:
(一)最近五年,专营巴士车长(i)于专营巴士碰撞的交通意外中的伤亡人数及其占专营巴士意外总数的比率;以及(ii)因专营巴士车头最先碰撞的交通意外中的伤亡人数载于附件。
(二)目前在本港营运的专营巴士由内地和欧洲制造,均符合国际安全标准,并须根据《道路交通(车辆构造及保养)规例》(第 374A章)的规定进行设计及制造。根据该规例,每辆巴士均须采用合适的材料;而其设计及构造方法亦须能抵受可能会在运作时遇到的负荷及应力。所有巴士在投入服务前,不论是整辆进口或在香港装配,均必须通过运输署严格的车辆检验,以确保其结构、安全及性能达标。
国际安全标准的重点乃确保整体巴士结构的安全,减低司机在事故中受伤的风险,并没有强制巴士安装安全气袋。而巴士制造商表示,若巴士车长正确配戴安全带,并稳固地坐于驾驶座位上,已可有效减低其头部及胸部在碰撞中撞击硬物的风险,从而减少严重伤害。就安装安全气袋的建议,由于巴士驾驶室表面空间较大,当大型安全气袋展开时,可能对巴士车长构成强烈冲击。无论如何,我们会持续留意安全装置包括安全气袋等的效能,并研究是否和如何有效提升对巴士车长的保护。
运输署会继续与巴士制造商及专营巴士营办商保持紧密联系,因应相关科技发展,鼓励营办商试用或引入合适的安全设备,进一步提升巴士安全及保障司机安全。
(三)及(四)政府与各公共运输服务营办商一直致力提升服务的安全性,并透过不同措施保障职业司机安全。
近年,政府大力推动营办商应用科技,以提升安全。举例来说,自二○二三年起,专营巴士车队已有超过九成半巴士配备司机管理系统。若巴士车长驾驶时作出危险驾驶行为(例如超速、急速转弯、急煞车及急加速),系统会向车长发出安全驾驶提示,亦会向车长作出评分,以鼓励车长养成良好的驾驶习惯及技巧,持续提升驾驶安全水平,避免工作时发生意外。此外,专营巴士营办商现已广泛应用防止碰撞和保持行车线警报系统等先进驾驶辅助系统,以及司机状态监察系统,以协助巴士车长安全驾驶。现时有超过二千辆(即超过三成)专营巴士(包括所有行走机场巴士路线和部分长途路线的专营巴士)均已安装上述的先进驾驶辅助系统和司机状态监测系统。专营巴士营办商会视乎情况,陆续为新购置的巴士安装有关系统。
另一方面,职业司机保持良好作息安排对安全驾驶十分重要。良好的作息让司机工作时能保持警觉,减少疲劳驾驶的风险。
运输署制定了《巴士车长工作、休息及用膳时间指引》(《指引》),要求各专营巴士营办商须确保巴士车长的编更安排符合《指引》,让车长有足够的休息时间,并每月向运输署提交报告。运输署亦会定期调查车长的工作、休息及用膳时间安排。现时,各营办商的编更安排普遍符合《指引》。另外,运输署亦要求专营巴士营办商于车长的培训课程中加入睡眠及疲劳管理课程,并于二○二三年十二月向各营办商发出《巴士车长疲劳管理实务守则》,列出有关良好防止及管理疲劳的做法以作参考,例如营办商应鼓励并安排车长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运输署亦一直与专营巴士营办商合作举办活动,加强业界的安全意识。举例来说,运输署于二○二四年及二○二五年举行了巴士安全卓越奖颁奖典礼,以表扬在日常运作中提升巴士安全表现的优秀员工(包括巴士车长、驾驶导师、车务督察/巴士站长,以及工程师/技工团队),藉此鼓励业界持续推动巴士的运作安全。
至于公共小巴、非专营巴士及的士司机方面,运输署亦有为业界制定工作时间指引,让业界及相关服务营办商根据指引编订司机的工作安排。司机们可以参考指引,留意自己的驾驶时数,避免在疲劳状态下驾驶,保障安全。除此之外,运输署一直与公共小巴及的士业界定期会面,并定期透过派发通讯,提醒业界注意公共小巴及的士司机的驾驶安全。运输署与警方亦不时为公共小巴及的士司机举办安全讲座,宣传驾驶安全知识,提升他们的安全意识。
完
2025年7月30日(星期三)
香港时间11时4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