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会一题:自动驾驶车辆的发展

以下是今日(五月十四日)在立法会会议上尚海龙议员的提问和运输及物流局局长陈美宝的答覆:

问题:

政府自二○一七年起已在西九文化区等地点推行自动驾驶车辆试验计划,去年亦实施新的自动驾驶车辆规管制度,让该等车辆在道路进行更广泛和更灵活的测试。然而,有意见指出,本港无人驾驶技术的发展与相关法规仍未能与时并进,商用无人驾驶的应用尚未有清晰规范。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会:

(一)有否评估,各个由智慧交通基金资助的自动驾驶及车联网技术相关项目的阶段性测试成效为何;

(二)鉴于截至上月底,政府共批出两个自动驾驶车辆先导牌照,让申请人分别为12辆自动驾驶车辆进行测试,该等车辆的测试进展为何,以及预计该等车辆何时可正式在港应用;及

(三)鉴于政府将会就立法规管网约车平台制订框架,政府会否作出前瞻性研究,将无人驾驶车辆的技术标准和安全规范纳入其中,以为规管网约自动驾驶车辆制订框架?

答覆:

主席:

政府一直透过政策支持、法规配合和财政资助三方面多管齐下,积极而有序地推动自动驾驶车辆在香港的发展。新的自动车规管框架已于去年三月实施,让运输署在确保道路安全的前提下为自动车测试提供弹性,以促进更先进的自动车技术在香港测试和应用。除了具前瞻性的法规制度外,香港亦拥有完善的道路网络及高度标准化的交通基建等优势,为自动车的研发与应用创造优越环境。加上香港蓬勃的融资市场和丰盛的创科土壤,已成功吸引多家自动驾驶技术企业于本港成立研发中心、测试自动车与相关技术、以至上市集资,既为本港经济增添动力,又加速实现智慧出行的愿景。

就尚海龙议员提问的各部分,经谘询运输署,我现回覆如下:

(一)政府透过智慧交通基金资助企业或机构研究和应用创新车辆的科技。截至上月,基金资助的项目中分别有五个和八个是关于自动车和车联网,涉及金额约一亿七千万元。

其中,自动驾驶项目涵盖多种香港道路场景,例如使用不同种类路口、行人优先斑马线及公共交通交汇处等,稳步提高自动车应对香港的复杂路况。至于各车联网技术及相关辅助项目则逐步增加车联网应用场景,提升系统兼容性,例如有项目把应用场景显著增加至超过20个,也有项目能兼容最少两个自动车品牌互相通讯,这让多辆自动车同时使用,进一步完善自动驾驶在行车安全和运作效率的配套。

透过智慧交通基金的项目,政府、业界与学术界共同累积经验;加上跨部门协作,我们已吸引多家科技企业来港投入自动车及相关技术的研发。现有香港的测试已做到高度自动化驾驶,即达到国家及国际标准第四级,自动车在特定设计运行条件下持续执行全部动态驾驶任务,并自动执行最小风险策略,技术水平与内地以至世界各地有自动驾驶技术的地区相若。

(二)在新规管框架下,本港的测试和应用正提速提效,运输署已发出两个先导牌照,让12辆自动车分别在北大屿山和西九文化区进行测试。

北大屿山的测试项目自去年底启动以来进展非常显着,已实现多项技术跃进∶(一)测试规模从单一私家车扩展至10部同时运行,以收集多车并行的数据;(二)经评估安全后在特定路线载客;(三)在更复杂的道路进行测试,目前已扩展在机场岛上的路线,未来亦计划在东涌测试并同时运行;及(四)根据测试路段的最高车速上限,我们会批准自动车驾驶时时速提升至50公里。经运输署加快审批,有关项目可在五个月内达至上述所提及跃进。项目申请人亦正计划将测试推展至香港南区数码港。另一项目位于西九文化区,将试行能配合香港左上右落道路运作的自动驾驶小型巴士,在整个系统研发完成及证明可安全运作后,将会于文化区的公共道路上进行载客测试。按照目前进度,我们期望自动驾驶服务在未来一两年可在个别社区正式投入运作。

展望未来,政府会持续以安全为首要原则,吸取各项目的经验,优化技术标准,与业界分享研究成果,稳健而积极地推动自动车发展。除了上述项目外,我们亦正积极推进其他不同地区的项目,例如往来沙田香港科学园与港铁大学站的自动驾驶小型巴士、连接香港国际机场航天城和港珠澳大桥香港口岸人工岛的自动驾驶运输系统等。

(三)政府一直致力提升个人化点对点交通服务的质素。就规管网约车平台方面,运输署正积极地进行研究,检视个人化点对点交通服务的整体供求。政府会在全面考虑交通谘询委员会辖下有关工作小组的报告、所收集到的意见和量化数据后,在今年内就规管网约车平台,包括就平台、车辆和司机三方的牌照要求,订定立法建议,向立法会作介绍。

自动驾驶技术这一方面的发展一日千里,我们留意到目前不少地区已开始将自动车应用于客运或货运等商业用途,而自动驾驶出租车亦在内地一些城市试运行,可见两者结合运作具一定的可塑性。政府会继续密切留意自动车的技术和行业发展,亦会提供适当的带领及辅助,具前瞻性地考虑发展方向以及日后相关的规管要求。

多谢主席。

2025年5月14日(星期三)
香港时间15时4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