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今日(五月七日)在立法会会议上周文港议员的提问和运输及物流局局长陈美宝的书面答覆:
问题:
据报,去年十二月,南韩发生一宗严重空难事故,导致客机内179名乘客及机组人员罹难,引起全球对航空安全的关注。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会:
(一)鉴于据报,上述空难事故涉及的波音737-800型号客机的机型占全球现役客机约一成半,当局有否统计,目前以本港作为营运基地的航空公司中,各航空公司拥有该客机型号的数目及具体资料(包括每架客机的服役年期、过往曾否在飞行期间发生事故,以及有否在近期加强安全检查等)分别为何;
(二)有否统计,过去三年,每年民航处的航空交通指挥塔发出多少次鸟击警告,以及接获多少宗由航班机组人员发出涉及遇上,或有机会遇上鸟击干扰的报告;如有统计,每宗鸟击警告或报告的详情为何;
(三)鉴于据悉,上述空难事故引起公众高度关注雀鸟对客机升降的影响,目前香港机场管理局及民航处有何措施减低雀鸟对本港空域航空安全的影响;当局及相关部门会否强化现行防止航机受鸟击的措施,以进一步减低鸟击风险;如会,详情为何;如否,原因为何;
(四)鉴于据报,涉事机场跑道末端外约250米处设有混凝土墙,可能是其中一个导致上述空难事故中的客机最终失事的原因,当局会否考虑全面检查香港国际机场的跑道是否存在相关安全隐患;如会,详情为何;如否,原因为何;及
(五)鉴于据报,有关空难涉事客机事发前曾于48小时内执行13次飞行任务,引起公众关注航空公司有否足够时间对客机作例行检查及维修,当局会否制订措施,加强监察往来本港航班的飞行安全,以及在每次执行飞行任务前妥善进行必要的安全检查,以减低航行风险及乘客对航空安全的忧虑;如会,详情为何;如否,原因为何?
答覆:
主席:
民航处作为民航事务的监管部门,一直按《1995年飞航(香港)令》(第448C章)及国际民用航空组织(国际民航组织)的要求,严格规管所有在香港注册的飞机的运作安全及适航性,以保障航空安全。
就周议员的提问,经谘询民航处及香港机场管理局(机管局)后,现答覆如下:
(一)及(五)每一架在香港注册的飞机均须符合国际民航组织及飞机设计国当局的安全和设计标准,并根据《1995年飞航(香港)令》和由民航处发出的适航要求,符合香港的适航标准,当中包括相关的维修及运行纪录。
目前,在香港注册的波音737-800型号客机一共有八架。为确保所有在香港注册的飞机,包括波音737-800型号客机的安全运行,民航处会继续留意涉及各飞机型号的相关事故,评估最新发展,并适时采取相应的跟进措施。
此外,为了加强对外地注册飞机的安全监督,民航处将继续以风险为本的原则对外地注册飞机作安全评估检查,确保在香港国际机场运营的飞机符合国际安全标准。
(二)及(三)机管局和民航处一直密切留意香港国际机场的鸟撃报告及趋势。根据《机场牌照发牌规定文件》,机管局须为香港国际机场制订程序以评估鸟击风险,以及执行相应管控措施。机管局一直执行的主要雀鸟管制措施包括:
根据过往三年(即二○二二年至二○二四年)的纪录,香港国际机场平均每年每一万飞机起降架次只有大约一宗涉及个别鸟撃报告,当中均未有因鸟撃而导致飞机严重损毁,可见以上措施能有效管控安全风险。民航处会继续对机管局的雀鸟管控措施进行审查,以确保相关措施的有效性。
(四)香港国际机场的设计和运作完全符合国际民航组织的跑道设计标准,包括在每条跑道端设置跑道末端安全区,而跑道附近亦没有任何实体障碍物。机管局已检视香港国际机场跑道末端安全区及其延伸区域的设备装置,确认没有配置混凝土护墙。至于必须安装于跑道及其邻近范围的导航设备和装置(如气象探测仪器),则已在设计及安装时遵循国际民航组织的相关规范,其结构符合易折要求,以降低对飞行安全的风险。机管局亦持续密切监测跑道及其附近范围的道面,并按需要进行保养工作以确保道面平整。
完
2025年5月7日(星期三)
香港时间11时3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