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会二十一题:路边栏杆

以下是今日(十一月二十日)在立法会会议上林筱鲁议员的提问和运输及物流局局长林世雄的书面答覆:

问题:

关于路边栏杆的事宜,政府可否告知本会:

(一)现时全港路边栏杆的数目为何,并按区议会分区及栏杆的种类列出分项数字;

(二)过去三年,每年平均每支栏杆的安装及维修费用为何,并按栏杆的种类列出分项数字;

(三)平均每支栏杆的维修及更换周期为何;及

(四)随着香港迈向智慧道路及智慧交通管理,政府相关部门会否适时检讨每个路段栏杆的原有功能和需要?

答覆:

主席:

就林筱鲁议员提问的各部分,经谘询运输署及路政署后,现回覆如下:

(一)截至二○二四年十月,全港由运输署及路政署分别负责管理及维修保养的公共道路路旁栏杆的总长度约为1 600公里,按区及栏杆种类的分项数字见附件

(二)路政署负责辖下公共道路和附属道路设施(包括路旁栏杆)的维修及保养工作。过去三年(即二○二一至二○二三年),路政署用于安装及更换各类路旁栏杆的平均开支约为每米600元,当中包括物料及人工等相关费用。至于栏杆维修工作的支出则包括在日常道路维修的开支中,路政署并没有备存每类栏杆日常维修支出的分项数字。

(三)路政署辖下的路旁栏杆主要是由镀锌钢材铸造,除了因交通意外碰撞或人为不当使用路旁栏杆作承力点等异常情况而出现损坏,一般可使用数十年以上。路政署会定期巡查辖下公共道路和附属道路设施,当中包括确保栏杆处于良好状态,例如钢材没有生锈和螺丝没有松脱等。如路政署在定期巡查发现或接获报告指路旁栏杆出现耗损或损坏,会尽快安排承建商进行维修或作更换。

(四)设置行人栏杆的目的是引导行人横过马路,防止行人无意间从行人路走入行车道,藉此保障道路安全及管理交通。与此同时,运输署的「香港出行易」流动应用程式提供覆盖全港各区的步行路线,市民可查看行人过路设施的位置及利用路线搜寻功能规划步行路线。透过预早规划步行路线亦可减低行人无意间走入行车道的机会。

行人栏杆主要设于道路交界处、行人过路处、运输交汇处、学校出入口、道路中央分隔带及行人安全岛等。现时运输署采取「最低限度方式」设置行人栏杆,旨在移除无助推展提升行人环境易行度政策的多余栏杆及减少街道障碍物,以腾出更多行人路空间予行人使用。运输署会适时检视辖下的行人栏杆,包括栏杆的功能、现行的指引、地点的意外记录、公众的意见等,以判断应保留、移除或更换有关栏杆。运输署会按需要就移除行人栏杆的事宜透过各区民政事务处谘询地区人士的意见。

2024年11月20日(星期三)
香港时间12时2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