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输及物流局局长在立法会交通事务委员会《行政长官2025年施政报告》政策简报会开场发言(只有中文)

以下是运输及物流局局长陈美宝今日(十月二日)在立法会交通事务委员会《行政长官2025年施政报告》政策简报会的开场发言:

主席:

在《施政报告》中有关运输及物流数方面,相信多位议员很熟悉及了解。为方便我们稍后的讨论,我想重点地提纲挈领用数张投影片,很快地向大家介绍。

运输基建

在运输基建方面,我们按照「基建先行、创造容量」的方针,现届政府运输及物流局正全力有序推动和落实一系列铁路、主要干道和智慧绿色集体运输系统项目。我们会继续透过政策和技术「双创新」,积极推动优化及精简程序,并汲取其他国内外大型基建发展的经验,特别是内地及海外经验,务求提速提效推展各运输基建项目。大家最近可能在报章或立法会会议中也有讨论个别项目,如何利用技术和政策创新作多元化的交通运输基建建构。我们的目的是希望可以减低成本,同时提高工程质量。

向大家汇报一下,我们正积极推展在东九龙、启德及洪水桥/厦村及元朗南三个新发展区共三个智慧绿色集体运输系统项目。创新措施包括三方面,第一,透过公开招标及「公共运输引导发展」模式鼓励投资者加入及与营运商伙拍参与。第二,我们将透过立法引入一套技术中立、通用且标准化的全新规管框架,缩短引进新系统的筹备时间之余,亦可让政府迅速把握技术突破带来的机遇。第三,我们正同步简化建筑物管制程序和设立一站式平台,包括路政署及其他相关部门,务必可加快审批流程。启德智慧绿色集体运输系统项目预计于本月内招标,东九龙及洪水桥╱厦村新发展区两个项目则计划于明年招标。

铁路方面,正在施工的包括东涌线延綫、小蚝湾站、屯门南延綫、古洞站和洪水桥站,将在二○二七年起陆续完成。我们亦与港铁公司签订了北环綫项目的第一部分项目协议,以新思维,一方面合并北环綫主线和支綫同步推展,争取在二○三四年或之前同步开通;另一方面,我们亦分阶段,成熟一项推一项地签署项目协议。港深西部铁路(洪水桥至前海)方面,我们已展开香港段的勘查及设计工作,并邀请了相关承建商及营运商于今个月底前提交意向书,目标是让项目香港段可以于二○二七年招标。路政署亦正密锣紧鼓地与相关政府部门以及国内外铁路专家协作,广泛吸收包括国家在内的世界级铁路规范,制订《香港铁路标准》,期望新的标准可成为大湾区标准甚至新的世界标准之一,并提供基础让香港可善用内地资源建设跨境铁路项目。

道路基建方面,我们已于今年三月展开北都公路的勘查研究,亦很感谢议员在立法会财务委员会批准,我们现时按计划完成优化其走线。此外,十一号干线的勘查研究已大致完成,当中的青龙大桥工程会率先展开,目标是在明年招标。六号干线余下的中九龙干线工程将于月内完成,按照目前进度,我们目标于今年年底,希望可很快正式公布开通中九龙绕道(油麻地段);而T2主干路及茶果岭隧道最后阶段的工程正全速推进,目标如期于明年全线通车。

《交通运输策略性研究》

过往我们在交通事务委员会中吸纳各委员,包括主席的意见,会在今年内公布《运输策略蓝图》,并会就《蓝图》,在立法会交通事务委员会的议程中向大家全面汇报,亦包括最新的看法。《蓝图》将确立三大主题、六大策略,运输发展将以「落实以人为本、强化内联外通、促进高效出行、拥抱绿色生活」为愿景。政府将进一步逐步落实具体建议,包括进一步提升公共交通服务、新一代运输交汇枢纽的建设、优化与大湾区其他城市互联互通、推动自动驾驶车辆发展、强化使用人工智能、更有效运用泊车空间,以及缔造单车友善环境等。

推广自动驾驶车辆

我希望在此特别提及推动自动车,相信很多议员也特别关心。在推动自动车方面,正如《施政报告》提及,我们现时正全速引进和带动业界在不同社区展开自动车测试与应用,以期迈向全面无人化、规模化,亦希望能达至商业营运,除了可带动智慧交通外,还可推动业界借香港平台开拓海外尤其是右軚市场。政府会持续以驾驶和路面安全为首要原则,尽快汲取不同经验优化技术标准,并适时与业界共享研究成果。跨区应用方面,于今年内我们会开始测试及试运行三个项目。第一,在港珠澳大桥口岸与机场岛之间的「航天走廊」;第二是横跨九龙城及观塘两区、涵盖启德发展区一带的项目;以及第三是连接机场岛与东涌的项目。政府亦会研究接驳其他交通工具的自动车,例如在西九龙高铁站与机铁站以自动车试运行李,日后亦希望能载客。除此之外,我们亦会尽量争取启动遥距操作模式,即车上没有后备操作员的测试项目,希望能在后台以系统操控。

「港车北上」、「粤车南下」

接下来我希望说说港珠澳大桥作为双方奔赴的措施,就是「港车北上」及「粤车南下」。「港车北上」继续广受香港市民欢迎,截至今年八月,超过10万辆香港私家车曾参与,当中不少在运输署优化系统后申请续牌。粤港政府持续为申请人优化安排,包括上个月起,逢星期二和三,除指定特别日子外,不需作预约要求,以及十月十三日起豁免「港车北上」车辆申请封闭道路通行许可证,我们相信这方面可带来更大便利

而作为「港车北上」的互惠安排,「粤车南下」政策已于今年七月公布,合资格的广东私家车可以申请使用港珠澳大桥来港,便利两地市民互访,加快双向奔赴、加快融合:一方面希望能吸引新的旅客群,特别是高端旅客,也便利在粤的家乡亲友和生意伙伴来访,推动人文交流。最近我与不同的商会、协会,包括酒店业界、饮食界及其他旅游业界积极沟通,希望在不同方面,各行各业也能集结力量,制作一些宣传和旅游攻略。就「粤车南下」,我们也安排了在接下来的交通事务委员会作详尽介绍。我们现时正争取在下月、即十一月,同步实施大桥香港口岸的自动化停车场以及入境市区两个部分,并希望尽快向社会公布细节。

科技应用、人工智能

今年的《施政报告》特别强调应用人工智能,运输署正已积极利用科技和人工智能及大数据,令牌证服务和交通管理提速提效,同时落实「精明规管」。除了现时运输署已提供的20多项网上服务之外,运输署最近又推出了「牌证易」一站式网上平台、电子驾驶执照等。署方已应用人工智能处理网上续领车辆牌照,把无需人手核对的申请的处理时间逐步由过去的10个工作日大大缩短至三个工作日以内。运输署会继续于其他更多的牌照服务使用人工智能及科技。

运输署亦会研究结合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建立一个综合交通管理平台。其实过去在交通事务委员会亦曾参与,与议员到内地城市了解智慧交通管理平台,我们正正在这方面吸纳经验,希望能全面掌握实时交通情况及管理系统,为未来落实更灵活及智能化的交通管理铺路。我们将在今年内公布的《运输策略蓝图》中涵盖我们如何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在交通管理、交通工具配套或新的交通运输枢纽方面如何提供更多信息以便捷市民。

主席,以上简单以数张投影片,希望重点提及在交通运输及物流方面的重点政策。我和团队乐意解答议员的问题。

2025年10月2日(星期四)
香港时间17时1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