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输及物流局局长在立法会《2024年行车隧道(政府)(修订)条例草案》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开场发言(只有中文)

以下是运输及物流局局长陈美宝今日(一月三日)在立法会《2024年行车隧道(政府)(修订)条例草案》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的开场发言:

主席、各位委员:

今日是法案委员会审议《2024年行车隧道(政府)(修订)条例草案》,以下简称《条例草案》的首场会议。首先,我要感谢主席和各位委员热烈参加草案的审议工作。我会藉今日这个机会,和大家讲讲《条例草案》的政策理念和主要的具体内容。

大榄隧道是新界西部和北部与市区之间的要塞,服务超过100万元朗区和北区市民,同时是连接通往陆路口岸、机场、货柜码头等的重要通道,未来亦要配合北部都会区发展、人口增长,以及越趋频繁的经济、物流活动,是香港人流和物流的命脉,我认为不为过。政府在订定新隧道收费时,不单要保障市民出行、货物运送畅顺,更要为未来可见的车流增长做好准备。

我们的政策目标包括四方面:第一是交通管理。我们需要透过今次政府收回大榄隧道的契机,订好整个收费方案安排,目的一定是保持大榄隧道畅通,亦希望藉此分流现时同样从新界往市区的屯门公路,以至吐露港公路的繁忙交通。

第二,我们要坚守公交优先,保障行经大榄隧道的公共交通服务畅顺,便利新界西北市民出行。

第三,我们亦要提出效率优先,意思是对于一些对经济有效益的服务,例如商用车、物流方面的车辆,我们希望透过今次隧道收费重整,吸引更多商用车利用大榄隧道这条很直接、便捷的通道。同时,我们拟订的收费水平,对于商用车的营运成本,都是一个合理的安排。

最后,我认为亦是最重要的,就是在过去一段时间多次谈及,对于政府隧道或收费道路,究竟政府的政策为何?我需要强调,政府必须恪守「用者自付」、「收回成本」这个重要原则,即收取合理收费,以管理及营运隧道。

《条例草案》涵盖两部分:第一,有关政府接收大榄隧道的安排;第二,订定隧道的具体分时段收费方案。我们拟订建议收费方案时,运输署参照了二○二三年重订三条过海隧道收费的经验,按照运输模型作出科学估算,亦糅合了议员与各持份者的意见,以及我刚才所罗列的政府四个政策考量。我认为方案是平衡整全的,预计大榄隧道的容车量未来将尽用之余,亦能保持隧道畅通;同时,我们很希望藉此纾缓屯门公路的繁忙时段车流,估计可达到百分之五的分流,即于早上最繁忙的一小时内,经屯门公路往市区方向有望减少约300架次的车流。

建议的收费秉持「收回成本」的原则,同时已回应我们早前谘询立法会交通事务委员会议员的意见,特别在今次的方案采用分时段收费,这亦是我们当时谘询交通事务委员会,很清楚听到议员一致的声音。我们亦在交通谘询委员会的谘询后,一直在议会之外,与不同议员商讨。收费水平有一些适当的调整,而繁忙时段亦已尽量缩短。我想和大家勾划一下收费的重点特色,有三方面:

(一)私家车平日视乎通过隧道的时段,收费介乎18元至45元,较目前58元隧道费减幅大概是百分之22至百分之69,而繁忙时段只占全日少于百分之18的时间,较三条过海隧道短一小时。当然这亦是建基于我们观察大榄隧道目前繁忙时间车流的情况;至于星期日及公众假期,私家车全日划一收费18元,即等同平日最便宜的非繁忙时间收费;

(二)货车和巴士等商用车全日划一收费43元,减幅比私家车更大,体现效率优先,因应车种下调21元至170元——170元的额度主要是针对双层巴士的减幅——减幅的百分比由百分之33至百分之80。我们希望吸引更多「搵食车」转用较省时、路线较直接的大榄隧道,提高运输业界的经营效率;以元朗市附近去荃湾为例,若选择大榄隧道可较行驶屯门公路减少超过10公里行程,而中重型货车能节省的燃油费用,顺应的减幅足以抵销拟议隧道收费。对于营运成本,我们深思熟虑,做了一个平衡。正如我刚才所说,相比屯门公路,大榄隧道直路少弯、甚少上落斜,不像屯门公路有弯、上落斜,对商用车、「搵食车」、货运、物流车而言是更便捷;及

(三)的士全日建议划一收费28元,即较目前收费减幅逾百分之50,有利乘客选用隧道及的士业界营运。

总的来说,我相信新收费方案会切合市民对下调隧道费的期望,同时满足交通管理需要,以至支援运输业界营运,对公交乘客、运输业界和使用私家车的市民,整体而言均会带来裨益。之前讨论时,大家可能有些意见,探索收费方案当中是否尚有下调空间?我们透过运输模型,进行了情境分析和比较,预计大榄隧道在繁忙时段会出现交通挤塞,对于这个要塞的影响是十分大。运输署会持续监察新界西和新界北的交通情况及需求变化,包括日后新基建落成,例如十一号干线等,对整体新界,尤其是西北方面,交通网络的影响。我们亦会采取开放的态度,适时检视隧道费安排。

我介绍到此,让主席及各位议员有多些时间提问。我和我的团队很乐意解答大家的问题及听取大家的意见。多谢。

2025年1月3日(星期五)
香港时间15时3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