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运输及物流局局长陈美宝今日(十月十六日)在立法会会议上根据《应课税品条例》动议的拟议决议案的总结发言:
主席:
感谢刚才多位议员表达的意见和对修订规例的支持。
今日会议的讨论来得非常及时。这个星期,国际海事组织的海洋环境保护委员会正召开会议,讨论是否采纳早前已获通过的《国际海事组织净零框架》(《净零框架》)。如《净零框架》获采纳,将为全球航运业碳排放设立定价机制,大大加快国际航运业绿色转型、航向绿色未来的步伐,并为国际海事组织订下在二○五○年前后国际航运达到净零碳排放的目标提供有力支撑。香港作为国际航运中心,将与广大的国际社会和航运业界同心协力,继续落实不同措施,提升竞争力,为国家作出贡献,以支持航运绿色转型。这项议案正是有助我们推动绿色甲醇和绿色船用燃料加注业发展的重要一环。
香港在绿色船用燃料方面的发展潜力很大。正如刚才多位议员提及,在刚过去的九月,「港荣」轮在香港首航。这艘轮船是首艘甲醇双燃料动力的汽车滚装船,有三个重要意义:第一,它使用甲醇作为其中一个燃料推动,日后可来港加注及作业;第二,它悬挂香港旗,是对本港船舶注册的重要肯定;第三,它运载新能源汽车,由香港出发运至欧洲各城市,体现香港港口的国际化。
特区政府循政策、法例、硬件、软件、人才培训和实际操作这几方面推动绿色船用燃料加注业发展,刚才议员提出的意见,我们非常重视。
在政策和法例上,今日我们提交的修订规例正正是其中之一,在以往订定的甲醇税务规定中,特意作出优化,令我们可以加速,让使用甲醇作为燃料推动的出航船舶可获税务豁免。
除此之外,在硬件上,虽然香港是弹丸之地,土地资源有限,但我们亦在青衣南找到一块九公顷的用地,适合供市场发展绿色燃料贮存。我很开心,我们最近邀请有兴趣的业界提交意向书,直到目前为止,已收到超过17家企业垂询或提交意向书。刚才亦有议员提及,是否可再物色更大的用地?未来,我们会密切留意贮存需求,亦会检视和推出相关措施,例如增加兴建贮存设施的土地供应等等,以支持香港绿色船用燃料业务进一步发展。
要把香港打造成绿色船用燃料加注和交易中心,以至构建整个产业链,我们亦会在软件多做工夫。我们目前透过商务部的平台与内地不同企业对接。刚才易志明议员亦提及多年前成立的工作组,我们目前成功拉拢内地和国际企业或船公司达成一些项目协议。我希望随着今日的修订规例通过后,预期在今年年底以至明年陆续会有很多好消息,大家会见到实质行动。
在人才培训方面,刚才听到工联会提出,过去我们比较着重业界企业发展,但其实操作非常重要。在这方面,海事处已经订定作业守则,因为有关技术相当专业化。我们亦正在物色相关培训课程,目前已在大湾区物色了大约八个课程,未来希望纳入海运及空运人才培训基金,就绿色船用燃料的加注和实际操作方面,积极培养人才。
我们亦要小心监察,会否有不法分子作出逃税或危险的操作。就此,海关和海事处会加强巡查,亦会进一步完善执法制度。
很明白刚才张宇人议员提到,甲醇未必只在航运方面,可能亦在其他范畴沿用。我们明白现时大型出航船只使用甲醇作为燃料的技术相当成熟,正在全球迅速普及,所以更要迫切作出修例建议。我们预期出航船只对于使用大量甲醇作为燃料的需求会日益增长。相反,当前甲醇在其他范畴也有作为燃料使用,但可能都是处于起步阶段,此外亦要防范假酒产生带来对于公众健康的风险,所以我们必须作出平衡,小心考量,在不同情况或用途提供甲醇免税时作出谨慎评估,考虑应用场景,避免因为免税措施带来风险。但我们是向前看。正如过去一样,几年前我们可能认为香港在这方面未有很大的发展,未必有企业有兴趣来港,但事实上透过政策、法例、硬件软件的配合,我看到现在市场力量正在起动,所以今日很高兴听到各位议员刚才表达的建议。
我就此恳请议员支持这项议案。多谢主席。
完
2025年10月16日(星期四)
香港时间12时5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