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会:运输及物流局局长就《行政长官2025年施政报告》致谢议案辩论(第三节)致辞全文(只有中文)

以下是运输及物流局局长陈美宝今日(十月九日)在立法会会议上就《行政长官2025年施政报告》致谢议案辩论(第三节:巩固香港国际中心地位(二):航运、航空、法律、便利交通出行和文化、体育、旅游协同发展)的致辞全文:

主席:

感谢议员就运输及物流政策所表达的意见。

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运输基建是驱动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政府正全力有序推动和落实一系列铁路、主要干道和智慧绿色集体运输系统项目。铁路项目方面,正在施工的东涌线延线、小蚝湾站、屯门南延线、古洞站和洪水桥站进展理想,将在二○二七年起陆续完成。同时,刚刚在上星期动土的北环线项目,我们以创新思维将主线和支线合并推展,争取在二○三四年或之前同步开通。我们亦正推进港深西部铁路(洪水桥至前海)香港段的勘查及设计工作,并邀请相关承建商及营运商于今个月内提交意向书,目标是让项目香港段可以于二○二七年招标。

智慧绿色集体运输系统

政府会继续发挥敢于破局的决心,果断透过政策及科技「双创新」为香港首次引入智慧绿色集体运输系统。我们会透过公开招标方式甄选专营公司负责融资、设计、建造、营运和维修新系统,鼓励本地、内地及海外的新投资者营运及参与,为公共交通服务带来创新思维。其中,启德智慧绿色集体运输系统项目预计于今年十月招标,以期于明年内批出合约,并于二○三一年通车。

政府亦正计划透过类似的系统和技术推展东九龙和洪水桥/厦村及元朗南新发展区的智慧绿色集体运输系统项目,目标于二○二六年就这两个项目各自的专营权招标。至于南港岛线西段,我们亦积极采用类似智慧绿色集体运输系统的技术作谋划。

科技便利出行

在科技便利出行方面,我们会继续推动业界在不同社区开展自动车测试与应用,以期迈向无人化、规模化,以至商业营运,亦希望推动业界借香港平台开拓海外,尤其是右軚市场。

政府会继续以安全为首要原则,汲取经验优化技术标准,并适时与业界共享研究结果,推进实现自动车跨区通行、促进与其他交通工具接驳,以及启动「遥距操作自动驾驶车辆」的测试项目。

增加泊车位的措施

而在提供泊车位措施方面,多位议员都有表达关注和意见。政府一向的政策是会优先考虑及配合商用车辆的泊车需求,并在整体发展容许的情况下,提供适量的私家车泊位。政府一直持续积极推展一系列短期及中长期措施,采取多管齐下的策略,全方位增加泊车位,包括政策创新、善用科技,以及推动各方加强合作。未来,政府会推展新一轮泊车需求的研究,检讨相关泊车的政策和标准,并研究针对性的措施去增加泊车位,尤其是商用车泊位的供应和使用效率。

国际航空枢纽

以下我会就航空和航运方面跟大家分享。航空方面,我们会继续大力扩展航空网络,并会完善多式联运网络,包括在客运方面扩展大湾区城市候机楼网络,优化「经珠港飞」服务,以及在货运方面于今年起分阶段完成第一期香港国际机场东莞空港中心永久设施,逐步增加进出内地货物使用香港空运服务。今个月起已扩大的飞机乘客离境税豁免范围,至今运作畅顺,可望吸引更多转机旅客。

机场建设方面,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机管局继续为建设全球领先的机场城市积极招商引资,推进各项目发展。当中,亚洲国际博览馆二期工程已启动,预计于二○二八年落成。机管局明年初将就游艇港湾配套设施邀请发展意向书,预计二○二八年起分阶段完成,并正同步建立艺术产业生态圈、开设空运鲜活市集等。

就推动绿色航空发展,由于可持续航空燃料(SAF)的价格较传统燃料高,我们要令业界由二○三○年起从香港国际机场出发航班实现1%至2%的SAF使用比例目标,关键在于区内相关产业及供应链和相关配套措施发展进程。因此,我们会联同环境及生态局提升香港SAF产业竞争力和航空公司议价能力,以确保有关目标成功落实。

此外,我们亦凭借引入欧洲领先航空服务公司在港设立飞机拆件、高增值零件回收及交易服务这一环高度专业化的业务,促成该公司与香港国际航空学院的合作,支持相关专业技术人才培训。

国际航运及物流中心

航运方面,香港连续六年位列全球国际航运中心第四名。政府将继续多管齐下,充分发挥香港「内联外通」优势,全方位提升香港作为国际航运中心的地位。以下我会重点介绍七项工作的最新进展。

第一,我们会深化国际航运网络交流,与内地及「一带一路」地区建立「伙伴港口」关系,以及邀请「丝路海运」联盟成员,于明年香港海运周举办高峰会。第二,政府致力建立通达内陆的「铁海陆江」立体联运体系,并将于明年上半年提交便利货物经港中转的立法建议,以为香港港口争取更多中转货物。第三,对内而言,我们会强化港口业务和高增值海运服务竞争力和韧性,包括明年一月推出港口社区系统以全速推动港口数字化发展。第四,持续落实已公布的《绿色船用燃料加注行动纲领》,将香港打造成为绿色燃料加注及交易中心。我们刚向立法会提交为用于出港船舶加注的甲醇提供关税优惠的立法建议,并正就业界发展绿色船用燃料贮存设施邀请提交意向书。第五,政府明年会修订《商船(注册)条例》,增加船舶注册灵活性和电子化等,并修例落实大宗商品贸易商半税优惠,带动香港船运及专业海运服务需求。第六,香港海运港口发展局已于今年七月成立,以打造「香港海运之都」为策略定位,协助政府制订更外向、更全面的推广策略,以及航运业的整体发展策略。​第七,土地对物流业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我们会在今年内公布位于洪水桥╱厦村新发展区发展现代物流圈的规划研究结果。以「企业为本」的发展原则,于明年邀请业界就现代物流圈提交发展意向书,并会在考虑业界意见后,制订相关物流用地的招标条款,以配合业界的发展需求。

发展游艇经济

最后,政府积极发展游艇经济,为此,海事处会就游艇访港的要求拆墙松绑,推出三项便利措施:第一,建设游艇动态监察系统并放宽对访港游艇的泊位要求;第二,提升电子业务系统,方便游艇不经中介直接提交访港资料;第三,计划授权内地机构为访港游艇的船长安排考试及短期培训,便利内地船长进行考核。海事处会在明年起陆续推出和实施上述措施,尤其会争取于上半年推出第三项(即由内地机构为访港船长安排考试及培训),希望能加快推动游艇经济发展。此外,海事处亦正积极与广东省海事局就「港艇北上」以及「北艇南下」的合作机制进行磋商。

主席,政府将继续推动创新和可持续的交通运输方案,提升市民的出行质素和便利性,同时巩固香港作为国际航空枢纽及国际航运中心的地位。为配合香港长远发展,我们亦会深化与区域合作,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把握低空经济的潜力,致力开拓新机遇。我谨此陈辞,并呼吁议员支持致谢动议。多谢主席。

2025年10月9日(星期四)
香港时间21时2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