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大基建成功「合龙」 「活力无限」延伸将蓝

2022年1月1日

踏入2022年的第一天,我与同事祝愿大家身体健康,新年进步!去年的农曆大年初二,我撰写网誌向各位介绍,以「活力无限」为设计主题的将军澳连接路双拱钢桥即将运送抵港。约一年后的今天,将军澳连接路的工程已终点在望,我与常任秘书长陈美宝及土木工程拓展署署长李伟彬,在上星期四(2021年12月30日)见证项目的另一里程碑——将军澳跨湾连接路的主桥与将军澳-蓝田隧道的将军澳海上交汇处连接工程(俗称「合龙」)。

(左起) 土木工程拓展署署长李伟彬、土木工程拓展署东拓展处处长梁中立、运输及房屋局局长陈帆、运输及房屋局常任秘书长(运输)陈美宝
(左起) 土木工程拓展署署长李伟彬、土木工程拓展署东拓展处处长梁中立、运输及房屋局局长陈帆、运输及房屋局常任秘书长(运输)陈美宝

将军澳跨湾连接路与将军澳-蓝田隧道成功「合龙」

「合龙」工程是要安装重量超过800公吨的最后一段预製混凝土桥樑。我们採用了吊重量达1,000公吨的起重船协助安装,有赖工程团队的专业及努力,整个「合龙」过程从起吊、调较到准确安放在桥墩上,只用了短短约1小时便宣布完成。

桥面上拍摄的「合龙」时刻
桥面上拍摄的「合龙」时刻

桥面上拍摄的「合龙」时刻
桥面上拍摄的「合龙」时刻


桥樑组件在预製工场 、海上运输过程及合龙工序

崭新的「砌积木」建造方案

还记得去年2月16日,长达200米的主跨双拱钢桥经水路由内地运抵将军澳湾。随后五个月,大桥中央的3段钢桥面,和前后9段钢筋混凝土桥面,如「砌积木」般陆续在海面上架起,全长1公里的海上高架桥亦逐步呈现眼前。

这个有如大型「砌积木」的组装合成法,是跨湾大桥工程採用的其中一项崭新建造技术。我们要在内地厂房进行大规模的场外预製组件,并利用先进的大型运输和吊重建造机械,将预製组件运到香港,然后直接在工地进行装嵌。我们先后引入首次在香港作业、吊重量达4,000及5,000公吨的世界级起重船,以及负载量达24,000公吨的半潜船,为大桥进行安装工程。

与传统建造方案相比,使用大型预製组件能够缩短现场浇筑混凝土的需要,大大降低因天气、工作环境变化等导致的不确定因素,并减少对海面交通的影响。在预製厂房环境施工,亦能提升安全性、品质、材料运用及整体工程效率。

这项崭新技术配合S690级高强度钢材的应用,让钢材结构部件变得更轻巧,减少桥墩及地基的规模,从而提高工程的成本效益及降低碳足印,体现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双拱钢桥海上运输过程
双拱钢桥海上运输过程

双拱钢桥海上运输过程
双拱钢桥海上运输过程

灵活升降的起重船

在早前装嵌大桥的工序,团队引入了吊重量属世界级的起重船。但因应「合龙」工序所需及空间限制,起重船需穿过双拱钢桥底进出将军澳内湾以建造连接路,我们今次採用了灵活性较高的起重船。这起重船吊重量虽然较轻,但足以应付工程所需;同时又可按实际环境需要升降,把起重装置降低以穿越大桥底的吊重船。其灵活性大大缩减这次「合龙」工序所需的时间。

「合龙」的起重船
「合龙」的起重船

「活力无限」延伸将蓝

工程团队现正全速推展将军澳-蓝田隧道及将军澳跨湾连接路的后续工序,以期两项基建能在今年同步开通,提供更便捷的道路连繫,直接往来将军澳和观塘,以及东区海底隧道。

跨湾连接路将会是香港首条同时具备行车道路、单车径及行人路功能的海上高架桥。届时,除了驾驶者可以更快捷地往返将军澳东南部及将军澳市中心,喜爱单车及跑步的市民亦多一段可饱览美景的运动路径选择。

将军澳跨湾连接路的外型设计彷如代表无限的数学符号「∞」,以带出「活力无限」的设计主题。我在此亦再祝愿全港市民在新一年同样活力无限,事事如意。

运输及房屋局局长陈帆在船上眺望「合龙」工程,摄于2021年12月30日
运输及房屋局局长陈帆在船上眺望「合龙」工程,摄于2021年12月30日

运输及房屋局、土木工程拓展署同事、承建商及顾问公司代表,一起视察「合龙」工程
运输及房屋局、土木工程拓展署同事、承建商及顾问公司代表,一起视察「合龙」工程

合龙后的跨湾连接路
合龙后的跨湾连接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