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浏览局长网志

访星之行

2024年月2月3日

去年七月,我随行政长官李家超率领的特区政府代表团到访包括新加坡在内的东盟三国。不足半年,我与同事再次造访狮城,聚焦视察新加坡在海陆空交通与物流的最新发展。

走向智慧与可持续发展道路

香港与新加坡有极多相似之处,我们的双边贸易关係更是非常紧密。2023年,新加坡是香港的第四大贸易伙伴;香港则是新加坡的第五大贸易伙伴,亦是新加坡通往内地的主要门户。新加坡透过香港转运至内地的货物总值约110亿新加坡元,折合约671亿港元。

我们与新加坡一样面对同样的外围环境与时代转变。我在与新加坡交通业界代表的午餐会上就提到,疫情及国际地缘政治,为全球的航空、海运和物流带来重大变化及形成新的供应链;加上全球各地都同样能感受到的极端天气变化,寻求智慧解决方案与可持续发展路径,对任何行业的人都同样刻不容缓。

我亦向新加坡业界介绍香港的多式联运优势,包括世界级的机场货运设施、多个连接广东省大湾区的口岸,以及连接全球近500个航点,每周超越300班次的国际货柜班轮服务,打开进入内地的无穷机遇。


我在与新加坡业界人士的午餐会上,分享有关运输物流发展的观点,并介绍香港的优势及商机。

互相借镜海陆空交通经验

今次的访问行程虽然只有两整天,但我与同事已看遍海陆空,先后到访巴西班让集装箱码头、参观正在兴建的大士港导览;看过当地的陆路交通管理局智能交通系统中心、液化天然气接收站;以及考察过樟宜机场。其间,我与新加坡交通部长徐芳达举行会议,亦先后与新加坡海事及港务管理局和陆路交通管理局的官员,以及新加坡民航局的代表会面。


在海运及港口发展专员暨运输及物流局副秘书长陈婉雯陪同下,我们一起了解新加坡港口的最新发展。


我在聆听正在兴建中的大士港导览。


樟宜机场的代表带我们参观机场的设施。

新加坡对我来说并不陌生,我担任发展局常任秘书长的时候,亦多次去新加坡考察及交流。新加坡与香港同样地小人口多,在城市管理、交通运输发展有着类似的挑战。虽然大家奉行的政策不尽相同,但今次行程中,我与各单位都进行了深入并具建设性的交流,为我和同事们带来一些启发。交通运输广泛影响全个城市,要让市民宜居出行,我们必须持续检视自己的政策,需要时适度借鑑其他地方的智慧,最终目标都是让市民每天生活,都过得方便、舒适。

旅程的最后一晚,我亦趁机会与旅居新加坡的港人见面,大家渡过了一个愉快的晚上。他们大多都在新加坡从事与运输物流相关的工作,有的被香港公司外派,有的因工作机会选择在当地工作。我十分认同年轻人应多出外走走看看。听着他们分享自己的故事,我觉得香港真是充满人才和活力。大家都认为香港与新加坡一样机遇处处,或许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亦可以在香港再遇上。


我与一班旅居新加坡的港人见面,听他们分享自己在星洲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