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eech by STL at 6th Greater Bay Area summit (Chinese only)

以下是運輸及物流局局長林世雄今日(十月二十一日)出席粵港澳大灣區經貿協會主辦的第六屆大灣區高峰論壇──「同掌握‧新機遇」致辭全文:

蘇祖耀會長(粵港澳大灣區經貿協會會長)、各位嘉賓、各位朋友︰

我非常榮幸成為第六屆大灣區高峰論壇的嘉賓之一。論壇以「同掌握‧新機遇」為主題,正正切中了大灣區整體發展布局的要點。

大灣區包括兩個特區及廣東省九個城市,人口超過8 600萬,二○二○年的地區生產總值接近17 000億美元。大家很容易想像到,若我們11個地方的深度融合,各自發揮所長、優勢互補,將會有效帶動區域經濟協同發展,共同掌握發展機遇。

運輸及物流局一直銳意透過提升軟硬件,加強我們與大灣區之間的聯繫,充分發揮香港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優勢。

在航空方面,我們支持機場管理局(機管局)繼續發展香港國際機場的多式聯運網絡,讓大灣區的貨物能更便捷地透過香港國際機場廣闊的國際航空網絡轉運海外,強化香港作為國際航空樞紐的功能。

機管局正積極在東莞發展上游的「香港國際機場物流園」,以及在香港國際機場空側管制區內設立「空側海空聯運貨運碼頭」,讓內地出口貨物於東莞物流園預先完成航空安檢、裝箱、打板及收貨,無縫送達海空聯運貨運碼頭,無須重複檢查程序,直接轉運海外,而進口內地的貨物亦可利用相反步驟處理。

為了更利便大灣區和香港機場之間旅客的海天中轉大樓亦正全速興建,為大灣區旅客提供直接轉機服務。

而中國民用航空局已同意把往來香港的跨境直升機服務涵蓋的範圍,擴大至整個廣東省各航點,讓我們與廣東省的航空交通選擇更多樣化。

海運方面,香港的船舶註冊位居世界前列,以總噸位計算,我們排名全球第四。去年香港的港口亦處理近1 800萬個標準貨櫃,每星期約有270艘國際貨櫃班輪連接全球近600個目的地。

國際航運公會在二○一九年於香港設立首個海外辦事處。而波羅的海國際航運公會亦在二○二○年通過把香港列為繼倫敦、紐約和新加坡以外,第四個海事標準合約爭議解決條款中的仲裁地。

我們亦向船舶出租商、船舶租賃管理商、船舶代理商、船舶管理商和船舶經紀商等提供稅務優惠,吸引高增值海運事業機構來港落戶。這些措施都有助提升香港在海事事業上的國際地位及競爭力,以及服務大灣區及世界各國的海運業務。

跨境基建方面,廣深港高鐵香港段通車後,讓香港連接國家超過30 000公里的高鐵網絡,無須轉車直達50多個內地站點。

去年,特區政府與深圳市政府更已成立「推動港深跨界軌道基礎設施建設專班」,共同構建「軌道上的大灣區」。

以一橋連接三地的港珠澳大橋在二○一八年通車以來,推出19 500個香港跨境私家車的常規配額。而粵港兩地政府在上月底,再試行每月增加500個配額,加強粵港之間的陸路跨境交通,進一步善用大橋。

而香港與深圳邊界的第七個陸路口岸──蓮塘/香園圍口岸亦在二○二○年開通。七個口岸分別連接深圳由東至西四個行政區,有助香港在粵港澳大灣區「一小時生活圈」的大格局下,提供更廣闊發展空間,促進人流和物流。

香港是大灣區內高度開放和國際化的城市,是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和航空樞紐,專業服務享譽全球,加上「一國兩制」的雙重優勢,我們有信心在大灣區城市同心協力下,我們可以各自以己所長,服務國家所需。多謝各位。

2022年10月21日(星期五)
香港時間15時0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