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eech by STL at forum on smart traffic (Chinese only)(with photo)

以下是運輸及物流局局長林世雄今日(九月二十九日)出席大灣區國際信息科技協會「智慧城市大講堂系列——未來交通」的致辭全文:

楊會長(大灣區國際信息科技協會會長楊德斌)、各位嘉賓、各位現場及線上朋友:

今日下午好!我很榮幸今日參加「智慧城市大講堂系列」第二集有關「未來智慧交通」的網上研討會,與各位朋友探討香港未來的智慧交通各方面的發展。

特區政府一直致力將科技發展帶到市民生活的每一方面。每天香港平均超過1 000萬人次使用公共交通服務,交通運輸亦成為市民日常生活中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剛才我和會長亦談到,除了睡覺之外,出行是我們其中一個最重要的活動。透過善用科技以提供高效的運輸系統,締造良好的出行經驗尤其重要。政府在發展以公共交通為本、以鐵路交通為骨幹的客運系統及擴展道路網絡時,亦會充分利用科技,以嶄新的感應偵測、人工智能、大數據分析等,應付與日俱增的運輸及交通需求。

特區政府在二○一九年七月和二○二○年十二月分別公布《香港智慧出行路線圖》和《香港智慧城市藍圖2.0》,落實「智慧出行」。在「智慧出行」下,政府已推出一系列措施,包括將所有路旁停車收費錶更換為新一代可以接受遙距電子繳付的收費錶;設立10億元「智慧交通基金」,資助本地機構或企業進行研究和應用;推動自動泊車系統;進行交通數據分析系統;以及鼓勵公共交通營運商開放實時到站數據等。

同時,政府正在推行其他措施,包括隧道不停車繳費系統、自動駕駛車輛測試及車聯網應用。以上措施旨在採用創新科技支援有效的交通管理,利便市民出行和善用公共交通工具,從而紓緩路面交通擠塞和減少整體碳排放,對保護環境和推動可持續發展亦有所裨益。

整個「智慧出行」策略,我認為包括三個比較關鍵的互動元素,第一是「智能運輸基礎建設」;第二是「數據共享和分析」;第三是「應用和服務」,三個關鍵互動元素環環緊扣。當中包括政府部門、各服務提供者及其他持份者相互充分合作,才能將「智慧出行」由理念轉為現實,服務市民出行需要。

我們一再強調,政府作為「智慧出行」的促成者和推廣者,一直支持自動駕駛及相關技術在香港的發展。相信大家亦知道,自動駕駛車輛科技近年急速發展,已在世界各地進行路面測試。這種嶄新的交通模式具有排除人為失誤、提升道路安全,以及更有效使用有限的道路空間等顯著優勢。同時,大家亦要理解,香港的特點是人多路窄,而街道兩旁相對於其他地方有很多其他活動,包括一些商業活動,可能影響到行車安全,因此我們必須以「安全為本」的模式推展自動駕駛。就此,運輸署已於二○一七年起容許自動駕駛車輛在香港進行路面測試。現在,自動駕駛的實地測試正在香港多個地方進行。同時,我們亦正開展法例修訂工作,制訂一個具彈性的規管框架配合不斷演變的自動駕駛車輛技術。我們今年稍後會在立法會進行修改法例的工作,讓自動駕駛的應用可以在香港「落地」。

在促進自動駕駛車輛測試的同時,車聯網技術及有關基礎建設,例如收集及發放數據的裝置,亦需要同步發展,務求通過在車聯網系統中的實時資訊共用,即時提醒及警示道路使用者及自動駕駛車輛系統,從而提升道路安全,並提高運輸效率及交通管理。

結合車聯網技術和自動駕駛車輛技術將會是未來大趨勢,不同的應用和服務將會應運而生,為市民帶來嶄新、更便利和安全的出行體驗。

另外,運輸署亦積極為相關科研項目提供協助,例如協助提供交通燈信號、實施行車改道等安排,並透過「智慧交通基金」資助有關項目。我們期望在容許自動駕駛車輛,配合車聯網技術成為嶄新交通模式的同時,確保公眾安全,為在香港廣泛應用自動駕駛車輛鋪路。

往前看,我們會積極地推展「智慧出行」。運輸署在去年底已展開《交通運輸策略性研究》,制訂直至二○五○年的前瞻性運輸策略藍圖,以提供安全可靠、環保高效的交通運輸系統。研究的其中一個大方向,是利用智能運輸科技和大數據分析,善用香港有限的路面空間。我們亦會探討在香港推展智慧公路的可行性,利用車聯網技術,便利自動駕駛,以及車輛與道路設施之間的互動及資訊傳輸,為未來落實更靈活及智能化的交通管理作準備。《策略性研究》會全面補充和整合與「智慧出行」措施相關的研究結果和建議,納入運輸策略藍圖之中。

今日,無論是現場或是線上的專家濟濟一堂,為未來建立新一代的交通系統謀策,讓我十分欣喜。我的開場發言到此為止,非常期待聆聽各位專家和主講嘉賓的分享,以及稍後與各位交流意見。多謝各位。

2022年9月29日(星期四)
香港時間18時5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