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2月23日
現時全港每日有超過1,200萬人次使用各種公共交通工具出行,佔出行人次近九成。故此,公共交通費用是市民日常生活的一項必要開支。在今年1月1日起實施的公共交通費用補貼計劃(「計劃」),目的便是希望減輕市民在這方面開支的負擔。
市民每月的公共交通開支若超出400元,政府會為超出400元的實際開支提供25%的補貼,補貼金額以每月300元為上限。以一個每月公共交通開支為1,000元的「打工仔」為例,政府每月提供的補貼為150元,相等於85折。公共交通費用補貼計劃實施個多月來,運作相當暢順。一月份的補貼亦已由上星期六(2月16日)開始發放。
按市民在一月份的實際公共交通開支,政府會發放合共約1億8,600萬元的補貼,有超過230萬市民受惠,當中約九成市民可獲取200元或以下的補貼,約一成獲取多於200元。在獲取多於200元補貼金額的市民當中,更有約兩成可取足300元。
按我們過去一星期的觀察,領取補貼的情況相當理想。截至2月20日,即市民領取補貼的首五天,已有接近150萬名市民成功領取補貼,佔受惠人數超過六成;已領取金額超過1億3,500萬元,超過一月份補貼發放總額的七成。
補貼領取的方式亦貫徹計劃操作簡便的特色。為了方便市民領取補貼,我們在全港提供超過1 800個領取補貼的地點,包括設置於港鐵站、輕鐵客務中心、指定渡輪碼頭及指定公共運輸交匯處的補貼領取站、全港任何一間7-Eleven便利店、OK便利店及惠康超級市場商鋪,以及八達通服務站。市民亦可選擇使用八達通手機應用程式領取補貼。總而言之,市民只需按照自己喜好,自由選擇最方便自己的途徑,便可輕鬆領取補貼。
計劃受到市民普遍歡迎,認爲可以幫助他們紓緩交通費用的負擔。同時,我們留意到市民十分滿意計劃的操作,認爲設計簡單易明,而且在領取補貼上的整體安排亦可以做到便民利民。我及同事對此感到欣慰。我們會繼續留意計劃的落實及市民的反應,確保計劃持續及暢順運作。
最後一提,每月領取補貼的期限為3個月,因此還未領取一月份補貼的市民,最遲可於5月15日或以前領取補貼。但我身邊也有不少朋友跟我說,他們還是打算盡快「嘟」卡領取一月份的補貼,先取為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