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09日
我早前到訪中環渡輪碼頭,與渡輪乘客、碼頭店鋪職員及離島渡輪的工作人員交流,聽取了很多寶貴的意見。不論是對於居民及到離島遊覽的市民和遊客,離島渡輪服務一直提供不可或缺的公共交通服務。在2018年,來往長洲、梅窩、南丫島、坪洲等六條主要航線1的總乘客人次為1 760萬,平均每日接載超過48 000人次。
提供特別協助措施
然而,除了受近期社會事件而影響了客量外,香港的離島渡輪服務一直經營困難,往往面對乘客量增長有限,但營運成本不斷上漲的困局。為紓緩加價對乘客造成的負擔,以及維持渡輪服務的財務可行性,政府自2011年起,為六條主要離島渡輪航線提供特別協助措施,向營辦商發還若干營運開支。事實證明,特別協助措施有效將票價加幅由約30%大幅減至約4%。
我們已完成有關離島渡輪服務長遠營運模式的檢討,並在今年的《施政報告》中宣布,繼續為六條主要航線提供特別協助措施,及擴展至八條其他航線2。
這14條離島航線每天服務接近65 000人次,財政上,若無政府資助,我們預計營辦商在下一個牌照期將錄得約10%至超過90%不等的嚴重虧損,須分別加價超過一成至一倍才能維持收支平衡。
期望營辦商在長期虧蝕的情況下仍然經營航線,是不切實際的想法,但將加價壓力全數轉嫁乘客身上亦非長久之策。因應離島渡輪服務的獨有的經營環境,我們將提供特別協助措施,以惠及市民。
推出船隻資助計劃
大家或許不知道,現時11條離島渡輪航線3的船隊船齡平均超過20年,有些更接近40年,而且設備相對簡陋、船速也不高。
事實上,政府一直鼓勵營辦商提升船隊設備及購置新船,亦樂見六條主要航線的營辦商在今個牌照期內,積極優化船隊,例如更換空調系統及翻新客艙等,但由於開支龐大,進度往往比較緩慢。至於其他五條航線,由於規模較小而且經營困難,難以投放資源更新船隊或提升設備。
長遠而言,提升船隊質素在速度、舒適度和環保表現都會帶來莫大益處,但我們亦深明營辦商及乘客均難以負擔全面更換船隊的巨大開支,更遑論使用更環保船隻。舉例來說,現時一艘500座、以輕質物料建造的較新型、較環保的渡輪,造價約1億元,若「中環 - 梅窩」航線的營辦商要一次過購入七艘環保渡輪,每年的整體營運成本將增加約四成,財務上並不切實可行。
因此我們將推出新的船隻資助計劃,分兩個階段在2021年起,為 11 條航線全面更換較環保且配備嶄新的船隻,涉及約47艘新船,以取代現有船隊內 52 艘船。
新船將使用較輕身的鋁或碳纖維物料,在可行情況下亦會使用符合國際海事組織第三級排放標準(亦即最高級別)的引擎,比起現時普遍屬第一級排放標準的引擎,有效將氮氧化物的排放量降低達八成。
使用環保船隻將是大勢所趨,所以我們亦會透過計劃,進行混合動力船的試驗,探討能否應用於本地離島渡輪服務。若試驗成功,我們將為離島渡輪服務購置更多混合動力船,以推動渡輪使用環保技術及打造更潔淨的海港。
結語
各個主要離島除了居住了超過80 000名居民,亦為廣大市民提供一個遠離繁囂的好去處,且有不少古蹟、遠足徑及具地方色彩的盛大節慶,已成為香港獨特風貌的一隅。政府推出特別協助措施和全新的船隻資助計劃,希望能惠及往來離島的乘客,與大家一同繼續發掘這些小島美麗之處。
註1 : 六條主要離航線為「中環-長洲」、來往坪洲、梅窩、芝麻灣及長洲的「橫水渡」、「中環-梅窩」、「中環-坪洲」、「中環-榕樹灣」、及「中環-索罟灣」航線。
註2 : 八條其他離島渡輪航線為「香港仔-長洲」、「香港仔-榕樹灣(經北角村)」、「香港仔-索罟灣(經模達)」、「屯門-東涌-沙螺灣-大澳」、「愉景灣-梅窩」、「馬灣-中環」、「馬灣-荃灣」及「愉景灣-中環」航線。
註3 : 該11條航線為六條主要離島渡輪航線以及「香港仔-長洲」、「香港仔-榕樹灣(經北角村)」、「香港仔-索罟灣(經模達)」、「屯門-東涌-沙螺灣-大澳」及「愉景灣-梅窩」航線。
完